看看我们的地球(教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第二单元 第6课 授课时间 第8周 课题 看看我们的地球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能力 了解有关地球的相关知识,掌握文章的行文思路。 方法 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情感 搜集有关地球及其能源的开发利用的资料,以便了解科学的飞速发展,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激励学生对未来的探索。 教学重点 1、了解有关地球的相关知识,掌握文章的行文思路。 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1、了解有关地球的相关知识,掌握文章的行文思路。 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1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效果与反思 一、导入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样的俗语我们常常听说,请同学们思考:我们依靠的、养育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归根结底从何而来?(引导:依靠自然资源,归根结底是地球提供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中而来。)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但对地球了解又有多少呢?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有关知识,让我们一起随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来《看看我们的地球》。 二、作者简介 李四光(1889~1971) 湖北黄岗人,中国地质学家,于本世纪20年代创立了地质力学,为地质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理论为我国石油勘探作出巨大贡献。1949年以前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等职。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古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地质部部长等职。 【详细资料: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字仲揆,湖北黄岗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于本世纪20年代创立了地质力学,为地质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运用力学观点来研究地壳运动现象,将各种构造形迹看作地应力活动的结果,建立了“构造体系”这一地质力学的基本概念,为探索地质自然现象提供了新方法,为研究地壳运动规律开辟了新途径,开创了地质科学的新局面,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他的理论为我国石油勘探作出巨大贡献。例如他运用地质力学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油远景,从理论上否定了“中国贫油”论。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的相继发现证实了他的科学预见。在地震地质工作方面,他强调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观察地应力的变化,为实现地震预报指出了方向。李四光曾留学日本、英国,曾前往法国、德国和瑞士等地考察。1949年以前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等职。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古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地质部部长等职,并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三、学习课文 1、学生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主要讲的是哪部分? 2、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学生讨论后归纳:地球由气圈、水圈、石圈组成。主要介绍了主体石圈。 3、阅读1—2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有关石圈的知识?(找到原话) 明确:课文从石圈的位置、性质、形成以及人类对石圈的探索及开发利用等方面介绍了有关石圈的知识。 4、阅读3—5自然段,小组讨论:课文介绍了有关石圈的什么知识? 明确:人类对石圈的探索,人类对石圈开发利用。 5、阅读6—7自然段,思考: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解决石圈上可利用的矿物质资源日益减少的问题? 明确:(1)靠现代地球物理探矿、地球化学探矿和各种新技术部门的合作者们共同努力,往石圈下部更深的地方要原料。(2)继续找寻和利用新的物质和动力来源,热就是便于利用的动力根源。 6、阅读8—10自然段,怎样才能达到利用地球内部热量这一目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明确:达到利用地球内部热量这一目的——“要靠现代数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以及其他科学技术部门的共同努力。”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了解清楚地球内部物质的结构和他们存在的状况。” 7、阅读第11自然段,思考:怎样才能了解清楚地球内部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存在的状况? 明确:(1)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对地球的内部结构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2)发射火箭到其他天体和通过远距离自动控制仪器的记录等,得到有关那个天体内部结构的资料来进行比较研究,间接地了解地球内部物质结构和它们存在的状况。 四、课堂小结 第 2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效果与反思 一、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小结 二、启发思考,激励探索 1、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向未知世界的探索,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到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传说,再到今天向地球、向宇宙深处的探索,相信越来越多的困扰人类千百年的谜团会逐一得到答案。在我们诸多的疑问和迷惑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