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_341024 SSYJS0006-2019白花蛇(蕲蛇企业标准.pdf

Q_341024 SSYJS0006-2019白花蛇(蕲蛇企业标准.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341024 SSYJS0006-2019   Q/SSYJS 安徽省祁门县蛇伤研究所企业标准 Q/341024 SSYJS0006-2019 白花蛇(蕲蛇) Agkistrodon acutus (Guenther ) 2019-01-13 实施 安徽省祁门县蛇伤研究所 发布   1 Q/341024 SSYJS0006-2019   白花蛇(蕲蛇) 【历版药典】 首载于《中国药典》1963年版一部第83页,命名为白花蛇 (蕲蛇)并分别从来源、鉴别、炮炙、性味、功能、主治、用法与用量、贮藏这 8个指标对其进行了规定。并规定其来源为蝮科Gotalidae动物五步蛇Agkistrod on acutus Guenther出去内脏的干燥品。《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第639页, 将该药材名改为“蕲蛇”,此后不再称“白花蛇”。从本版开始至2015年版, 均规定其来源为蝰科动物五步蛇Agkistrodon acutus (Guenther)的干燥体。 并分别从性状、炮炙、性味、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贮藏等指标对其进行了 规定,合并了“功能”、“主治”项。《中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第330页, 《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第333页,《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第329页, 其规定基本与1977年版基本相同,只是炮炙项下新增了酒蕲蛇,增补了“归经” 并将“性味与归经”合并一起进行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第304页、 2005年版一部第258页均增加了“浸出物”的指标。2010年版第349页和2015 年版第372页,均在1995年版一部基础上,增加了“鉴别”指标,共计8个指 标。 【本草考证】 白花蛇(蕲蛇)首载于刘宋时代的《雷公炮灸论》。记载了 白花蛇(蕲蛇)的功效和炮制。《本草图经》有曰:“其文作方胜花,喜蜇人足,…… 有大毒。”[1]。《政和本草》则曰其“一名褰鼻蛇”,“褰”有“撩起”之意。 [2] 《本草衍义》有云:“诸蛇鼻向下独此蛇鼻向上,背有方胜花纹” 。《本草蒙 筌》曰:头长小角锋,尾生佛指甲。项绕真珠白点,背缠方胜花纹。因而得名, [3] 观之犹异 。《本草纲目》则云:“其蛇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

文档评论(0)

153****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