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与课例分析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例与课例研究 --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 王戈 2011年9月30日 写在前面的话 课例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好方法,是教师协同合作,共同进步的好措施,是我们近期进行课题研究的一个方法 参考文献(鸣谢):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杨玉东博士 武昌教研培训中心 杨定成教授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张庆勉教授 中国教师研修网培训总监 周卫研究员 一、课例和课例研究的概念 1.为何要做课例研究 2.什么是课例、课例研究? “课例”是一个课堂教学改进的实例(成果),是对教学改进过程中的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讲教学研究背后的故事”)。 这里之所以称“教学背后”,其实是指为何这样进行教学的研究思路,也就是说课例不仅仅是最后的课堂教学实录,还要交代之所以这样教学的理由和认识,要有研究的成分在其中,要阐述课生成的过程,改进的过程。 2.什么是课例、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试图有主题、有目标、有方法、有基点地研究一堂课如何改进;具体说它是围绕如何改进一堂课,展开研究,其目的不仅仅是上好这堂课,更关键的是让老师在研究这节课的过程中,掌握改进这类课或更多课的方法。“课例研究”是一个“做课例”的过程,是传统教研活动的精致化研究。 二、课例研究模式 各位专家阐述的多种模式: 1.同课循环:备课组或教研组的教师同上一节课。关键在于教师的互动和问题的跟进。 2.同课异构:同一课,不同教师不同构想,不同上法,大家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流程为:教研组或备课组商定出相同的教学(教研)主题(内容),由两个以上的教师分别备课、上课,教师集体听课、评课,再改进。 3.多课一题:不同的教师上不同的课,研究同一个问题。先确立同一学科教师都关注的教学问题,然后组织学科教师学习相关的理论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教学设计研究。 4.互助式观课:互助式观课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活动。步骤:①双方在课前共同商定好课堂观察的主题和重点;②观课者做好课堂观察和记录,记录下课堂里发生的真实情况以及自己的思考;③开展课后的讨论,讨论要针对主题和要点,问题一定要具体;④后续行动,上课教师要把改进措施实施到后续课堂教学活动中。 5.邀请式观课:邀请式观课是上课教师主动邀请同行或专家听课。如果说,互助式听课侧重于问题--诊断,那么邀请式观课则侧重于成果--鉴定。步骤:①教师公布自己的上课内容和研究主题;②填写邀请卡,向其他教师发出邀请;③观课教师认真阅读相关资料;④观课教师进入课堂现场观察,并针对研究主题作出相对规范性的评价。 6.反思式观课:教师成为观察自己课堂的主人。这种课例研究模式是借助录像带来进行的 ,由授课教师自己反复观看 ,进行课堂教学行为的剖析。 现有条件下我们可采用的模式: 1.同课异构 2.片组内互助式课例研究 步骤: (1)片组讨论:研究与准备,定人定题。教师共同为“研究课”做出详细的计划(确定研究主题,初步教学设计)。 (2)研究课1:实施。由一或两名教师讲授“研究课”,其他教师进行观课活动。 (3)片组讨论:反思与改进。教师团体聚集一起讨论“听课情形”,提出改进意见。 (4)研究课2:第二次实施。教师(也可以是另一名教师)在另外的课堂教授“研究课”,其他教师进行观课活动。 (5)片组讨论:教师讨论“听课情形”,提出改进意见。直至满意为止。(可以循环2-5步) (6)反馈与存档: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目前我们的课例研究的流程 需要注意的问题 1.这是一项集体的活动,片组内要明确分工,听取片组长的安排。组织,做课,记录,撰写等。 2.选取的研究主题要有研究价值。是我们能研究的,是对教学有帮助。 3.没必要一蹴而就,从简单的,我们熟悉的东西研究起。 4.课例研究重视的是过程,要有过程记录。 三、课例的特点及撰写 1 课例有哪些要素构成? 2 课例有哪些类型? 3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4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1 课例有哪些要素构成? (1)主题与背景 主题与背景是课例的第一要素。因为课堂教学是复杂的,通常的听课评课往往对一节课从各个角度提出各种改进意见。课例研究并不追求通过一节课试图解决很多个问题,而是追求通过一个课例认识一个小的研究问题——这就是研究的主题,“小”才有可能“深”。研究的主题最好从课例的题目就能看出、或者开门见山地交代,这样别人可以直接地知道这个课例探讨什么方面的问题,而不要读了洋洋洒洒几千字还不知课例想解决什么问题。 主题从哪里来、为何选择这个主题研究?这就需要交代该课例产生的背景。例如,背景中可以交代主题是来自教学中常见的困惑、来自教学中常见的困扰难点、来自课改中的核心理念的践行等。背景的交代可以使读者感受到整个课例的价值和意义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