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疾病(超声)诊断.ppt

涎腺疾病(超声)诊断.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涎腺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有淋巴组织的器官 。根据来源和病理形态可分为何杰金病和非何杰金病,后者又可分为T细胞型和B细胞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为多,男性女性之间没有明显差别。 原发性涎腺淋巴瘤内部回声不均匀,通常表现为腺体内见多发性小结节呈蜂窝状改变,结节大小形态相似,境界尚清晰,内部回声分布均匀,部分病例病变可累及整个腺体,与淋巴上皮病的声像图相似 继发性涎腺淋巴瘤其超声表现通常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形态不规则的肿块,体积大小不定,境界尚清晰,内部一般为不均质低回声,甚至部分类似无回声,少数可见灶性液性暗区和带状强回声。 声像图特点 恶性淋巴上皮病 涎腺内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淋巴细胞浸润涎腺小叶细胞间,有时可形成淋巴滤泡,小叶内导管增生扩张可形成囊腔,小叶内导管上皮增生可形成上皮团块,一般属良性,但淋巴组织或上皮成份都可能发生恶变,并可伴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若恶变组织为上皮成份则命名为恶性淋巴上皮病。 以中老年为多,女性稍多于男性。 声像图特点 (椭)圆型或不规则形,内部呈低回声,分布不均匀,部分可呈无回声区,后方回声轻度增强或不改变,侧后声影少数有,境界(尚)清晰,包膜反射光带有(断续性),质地较硬或硬。 CDFI 显示肿瘤内部和周边有血流信号,呈红色或蓝色,呈条状和点状。 脉冲多普勒 测得动脉谱, 收缩期峰值流速16.7-37.1cm/s, 阻力指数0.6-0.78。 恶性混合瘤 一方面有多形性腺瘤的特征; 另一方面有局部组织恶性表现,如细胞的间变,核分裂现象,快速生长,并有浸润性; 一般分为:非侵袭性,侵袭性和癌肉瘤。 声像图特点 恶性多形性腺瘤的声像图特点与良性混合瘤相似。只是肿瘤形态不规则,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伴或者不伴淋巴结受侵犯。肿块的大小相对较大,硬度较硬,往往内部伴强回声光点或光团。 CDFI 当肿瘤大于3cm时血流信号稍丰富或丰富。 转移性肿瘤 转移性肿瘤 腮腺易累及 鼻咽癌易转移至深淋巴结组 腺实质淋巴结与颈部淋巴相通,癌 细胞可逆流至腺体下极 来源 多数为头颈部:鼻咽癌、皮肤鳞癌、黑色素瘤,少数可来自远隔器官 口腔颌面部继发性肿瘤约占口腔恶性肿瘤的2%。 涎腺转移瘤好发于腮腺,腮腺被膜内有淋巴结,常转移至淋巴结内。早期发生于输入淋巴管和边缘窦,继而侵入髓窦淋巴组织,最后使淋巴结的大部分和全部结构消失。当瘤组织破坏淋巴结后转移至腮腺组织成为腮腺转移瘤。 声像图 声像图也类似转移性淋巴结。 可发现同侧颈深上有淋巴结肿大,淋巴结门结构消失。 CDFI 显示肿瘤内部有血流信号,呈点状 颧部鳞癌腮腺淋巴结转移 * * 腺淋巴瘤 (淋巴乳头状囊腺瘤、 Warthin 氏瘤) 临床特点 常见的涎腺肿瘤之一,发生率仅次于混合瘤 肿块几乎全发生于腮腺,90%位于下极、耳下区 男性明显好发,多见于中老年男性 肿瘤多呈椭圆形,表面光滑, 质地较软 组成:上皮细胞和淋巴样间质。 上皮排列成腺管和囊腔状,可分泌浆液; 淋巴样成分较丰富,包括: 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及肥大细胞等 可有淋巴滤泡形成 病理特点 声像图 形态:多为(椭)圆形 内部回声:低回声为主,肿块内部回声分布常欠均匀或不均匀,可见高回声带呈“网格状”分布,且多数瘤体局部可见液性暗区。 上皮组织—低、等回声 淋巴样间质—低、弱回声 分泌浆液—无回声 边界:肿瘤有完整薄包膜,境界清晰 后方回声:多为增强,或不变或衰减 往往较为丰富 血流信号呈分枝状、长条状 信号以瘤体内部为多 CDFI 例 声像图特点: 椭圆形,囊实混合性,大部分呈低回声,局部有无回声区,境界清,有菲薄的包膜,质地一般。 CDFI: 在低回声区有大量彩色血流信号类似花环状,呈红色或蓝色条状,最宽处约1.4mm。 频谱多普勒: 测得典型的动脉谱和静脉谱。 神经鞘膜瘤 又称雪旺氏瘤 来源于神经鞘膜的雪旺氏细胞 涎腺内主要发生于面神经 肿瘤多呈椭圆形(梭形、结节形) 活动方向与N垂直 血管瘤 涎腺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好发于腮腺,女性多见,常发生于儿童。 血管瘤起源于残余胚胎成血管细胞。传统分型为毛细血管瘤(见于婴儿)、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儿童及成人)和蔓状血管瘤(多见于儿童) 毛细血管瘤由大量错杂交织的扩张毛细血管构成;海绵状血管瘤由衬有内皮细胞的无数血窦所组成,大小形态不一,彼此相互交通;蔓状血管瘤主要是由血管壁显著扩张的动脉与静脉直接吻合而成(有文献报道动静脉瘘属于血管畸形)。 有时瘤内血液可凝固成血栓并可钙化成静脉石,一般多见于

文档评论(0)

dllk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文库主要涉及建筑、教育等资料,有问题可以联系解决哦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330203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