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军史之外的另一个滕代远.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访军史之外的另一个滕代远   走近红门之后,尽可能追寻历史教科书和军史文献之外的另一段真实而传神的历史细节   平江起义、红五军的成立、保卫井冈山、红军第三军团的成立、红军第一方面军的创建、中央苏区的反“围剿”……一个个重大事件,与一个军队领导者的传奇经历紧紧相连。   红一方面军副总政委、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委、开国首任铁道部长……一个个显赫职位,承载一个农家娃成长的红色履历。   滕久翔、滕久光、滕久明、滕久耕(滕飞)、滕久昕――五子登科。走近红门之后,尽可能追寻历史教科书和军史文献之外的另一段真实而传神的历史细节。   “被牺牲”的红色传奇   1938年5月初的一天,一个50多岁的农村老汉来到延安中央军委参谋部,要进去找人,被警卫拦住了。警卫见眼前的老人一身土里土气的山乡装束,就盘问道:“你是哪里来的?找谁?”老汉怯怯地回答:“我找儿子。”“你儿子是谁?”“滕代远。”   原来,这个自大老远跑到延安来的老汉就是滕代远在湖南老家务农的父亲滕国权。早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遍布全国,滕代远的故乡也是血雨腥风,外面不断谣传出门当兵的龙兆(滕代?h乳名)牺牲了,父母逢年过节总是呼唤着儿子的乳名,焚香烧纸。   1938年春,一位同乡从外面回到家里,讲起了滕代远和他的部队都驻扎在延安,并托信邀他的父亲去延安。整整15年,突然得知儿子健在,父母喜出望外,匆匆当田卖牛,凑齐盘缠后,滕代远的父亲滕国权便秘密上路前往,在沿途八路军办事处的帮助下,终于来到革命中心延安。   父子相见,身居中央军委参谋长的滕代远自己掏钱叫警卫员买来一只母鸡款待父亲,按家乡习俗,将鸡头、鸡尾、鸡腿敬献长辈。打过一餐“牙祭”后,滕代远便让父亲到大食堂吃饭。这些年来,滕代远一直过着单身生活,曾经没有任何感情的包办婚姻是压在他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在与老父亲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滕代远吐露自己的内心话,希望家中亲人帮助解除那个让他痛苦的不幸婚姻,得到老父亲的认可。   老人离开延安时,滕代远将身上仅有的4张5角纸币和一个红色锁口布袋送给老人家。毛泽东主席知道后,亲笔写信,托李富春请老人家吃顿便饭,代表自己送了10块光洋,还送了一件旧狐皮袍子。   滕国权返乡后,一些邻里乡亲纷纷围上来问:“您老的儿子在外面当大官,这次回来一定发财了。”老人家调侃地说:“发什么财,穷光蛋一个,没吃,没穿,没钱用,还不如咱乡下老百姓一日三餐稀粥烂饭,快快活活过日子。”嘴上虽这么讲,但老人的脸上却洋溢着自豪的神情。   就在这年冬,滕代远与林一结婚。滕代远小儿子滕久昕说,母亲林一本名刘书兰,到延安时改名,意为“做绿林好汉中的一员”。“母亲原籍河北武邑,1917年8月出生于黑龙江依兰。18岁那年,母亲在依兰中学读书时加入青年团,一年后转为共产党员。”   1936年秋,党组织派林一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八分校学习。而在一年前,即1935年7月25日,滕代远受党中央委派,在莫斯科出席了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作为来自中央苏区的红军代表,滕代远向代表65个共产党和一些参加共产国际的国际组织的513名代表做了《保卫自由和独立》的发言,着重介绍了红第一方面军在长征中的英勇事迹和取得的重大胜利,并且还绘了一张略图,作了扼要的说明。报告讲得生动具体,常常引起掌声。会后,受到前苏联党中央斯大林、莫洛托夫等领导人的接见。   毛泽东在从事革命活动之初没有到过苏联,不可能像王明等人那样获得共产国际先入为主的好感,并在国际的支持下,进入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层。共产国际对毛泽东的最初关注,始自于毛泽东在湖南所从事的革命活动及后来发表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建立中央苏区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共产国际“七大”会议上,滕代远在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红军的领导人发言时,将毛泽东而不是王明或博古放在紧接着季米特洛夫和台尔曼之后的重要位置上加以宣传,通过革命实践,他认为毛泽东才是真正懂得中国革命斗争的优秀领袖人物。   1936年,滕代远化名李光,在莫斯科出版了10余万字的《中国新军队》一书,第一次向世界介绍了中国中央红军的发展史。滕代远在苏联期间,曾同中共参加共产国际“七大”的其他代表到东方大学八分校看望中国学生。热情稳重、品学兼优的林一给滕代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7年12月,中央令滕代远返回延安,见到阔别已久的毛泽东。毛泽东问了有关情况,然后当面要滕代远就任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的工作。   据滕代远三子滕久明讲:“当时毛泽东接见我父亲的时候,委任我父亲为参谋长。我父亲提出干不了,后来毛泽东对他说,委任你为军委参谋长,不加‘总’字,和我一起管八路军、新四军。我父亲后来就没有坚持再说什么了……”   于是,滕代远毅然走上了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