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对入学初期中职生的教育.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班主任对入学初期中职生的教育   【摘要】入学初期的中职生,步入陌生的环境,接触陌生的人,学习陌生的课程……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如何让这些彷徨中的学生尽快适应环境,融入新的专业学习中,是我们中职班主任的首要责任。   【关键词】中职生;独立生活能力;学习能力      刚入校的中职生,年龄介于15~18岁之间,多数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家。从小“被养在温室里”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在生活方面对父母产生了深深的依赖,甚至使他们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小学、初中的“填鸭式”教育模式,使他们在学习方面对老师产生了依赖,当接触到中职学校“启发式”教学模式后,他们感到学习是如此的艰难,思维无法拓展;从入学前对职业学校和未来的美好憧憬中进入现实,往往又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慢慢的会产生一些孤独、恐惧、厌学的不良情绪,如果不能及时将这些情绪驱除的话,这些学生将消极,继而成为“后进生”,甚至堕落。所以入学之初,班主任应当及时的进行新生的心理疏导,加强入学教育,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使其独立生活能力、学习能力等得到进步,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笔者就自己做班主任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一、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   现在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很多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巴不得什么都帮孩子做了,事事代替孩子做主,事事帮助孩子打理,他们从小到大,处处离不开父母的照顾。结果是让孩子养尊处优、心理脆弱、独立能力差,解决困难的能力和承受挫折的勇气缺乏。美国儿科权威詹姆斯博士告诉家长,依赖本身就滋生懒惰、精神松懈、懒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所以中职生从父母身边离开就会使得他们无所适从,一下子从巅峰的生活状况跌到谷底。报载有一位研究生从小不参加任何家务劳动,生活上都由父母包揽,在获准出国留学后,因为不会常规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竟然无法生活而陷入极度的神经衰弱,最后只好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所以作为中职生的班主任,在他们入校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1、讲述伟人、名人等独立生活的事迹,来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通过班会课的方式,给学生讲述一些故事,比如:周恩来18岁就为中华崛起而只身东渡日本求学;出身贫寒的著名物理学家张文裕,硬是靠自己打小工挣钱读完中学和大学;日本青年从初中开始,所花零用钱全靠自己课外打工挣;美国青年到了18岁仍然还依赖父母,是要被耻笑。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学生不断增强的独立意识,要予以重视,并支持鼓励他们:“你努力做,一定行!”。   2、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解放学生的手脚,放手让他们去做那些应该做而且又是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如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宿舍卫生我最行”、“我的衣服我来洗”“争当劳动之星”等生动活泼并具有趣味性的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养成学生动手洗衣物,动手打扫卫生的良好劳动习惯,并在活动中增强了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生活中,首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是独立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一个人如果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那么他面对许多新问题将一筹莫展,束手无策。独立生活要求我们要善于独立地思考问题。中职生心理上还很不成熟,他们对问题的本质看得不深、不准,他们所作出的判断极易被表象的东西所蒙骗。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剔除表面的东西,抓住问题的实质,一步一步,从简单到复杂,使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习生活中锻炼培养。其次,碰到困难时要让他自己去想办法,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方法训练,学会与人协商,与人合作,请求别人的帮助等一些交往的技能,及时地解决实际的困难。   4、培养学生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顽强拼搏,不怕困难是独立生活能力形成的基础条件,如果缺乏这样一种精神,独立生活能力将难以培养形成,要想成就的事业会半途而废。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通过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教育,用活生生的例子令人钦佩的精神感染他们。比如“头悬梁”、“锥刺骨”、“卧薪尝胆”、“愚公移山”等。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中学有升学的压力,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类似于“填鸭式”教学,老师把任何知识点都讲述得很透彻,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机会不多,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依赖心,失去了勤动脑的习惯,学习能力下降,不能适应中职的“启发式”教学模式,不善于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了解除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我们应该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多数学生来校学习并不知道所选专业是干什么的,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哪些技能。而学校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入学教育,帮助学生理解专业。作为班主任,我们就有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