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第2章城市建设2.3地方城市的建设.ppt

中国建筑史第2章城市建设2.3地方城市的建设.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城市 第二章 城市建设 2.3 地方城市的建设 周朝分封大小诸候,城市数量也应与之相当。春秋战国时各地大小城市迅速增加。秦以后各朝实行郡县制,郡、县所在地即是朝廷派驻各地的政治、军事统治据点,又往往是经济和文化的地方中心,其中有些是交通枢纽,有些是手工业中心,有些是对外贸易的港口,或兼而有之,也有的县是在原来自然形成的草市的基础上设置的。 地方城市都有一套相关的机构与设施。以明代为例,这些设施包括:府县衙署(行政首脑机构)、察院(检察机构)、税课司(税收机构)、巡检司(警察机构)、仓贮(官粮贮备处)、儒学(官办学校)、惠民药局(掌管医药施舍)、养济院(收养鳏寡孤老)、漏泽园(掩埋无主尸殍)、山川坛、社稷坛、城隍庙、先贤庙等。 一、地方城市的基础设施: (一)防御工程:即城濠、城墙及其附属设施。这是关系全城居民安危及政权存亡的大事,所以历代都十分重视。早期的城墙为土筑,掘濠筑墙,土方平衡,顺理成章。到明代,绝大多数府县都修筑了砖包城墙。为了利于巡守,城上筑有城楼、角楼、窝铺等。南方城墙上多建有“串楼”,以避烈日风雨。为了保护城门口外发展起来的居民商业区,许多城市都陆续建造了“关城”,由1到4座不等。 (二)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对城市的交通运输、供水、排涝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在城外筑堤堵水,形成水库湖泊,既可保证城市生活用水,又可增加城郊风景游览,所以全国各地城市称“西湖”、“东湖”者比比皆是,这大都于水利建设有关。城墙即是防御工程,又是防洪工程,关键时刻紧闭城门,可以抵挡洪水于城外。如安徽寿县城墙就曾在多次水患中发挥重要作用。在1991年的特大洪灾中,该城墙保护了城中数万人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西安关城 明清西安 现在的西安城墙是明代所修,规模只相当于唐长安时的皇城。 城市采用十字街的形式,十字街相交的中心建钟楼,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这是北方地方城市比较普遍的一种做法,原因不详。 此外,地方城市随着商业的发达,结果往往在城门附近形成聚集的人群,从而形成了“关”。 从城墙上俯瞰城内 市楼 俯瞰城内大街 杭州西湖 三潭印月 曲院风荷 苏堤春晓 (三)道路与下水道:北方少雨,城中只作土路;南方则大都铺以砖石。城市桥梁在唐以前多用木构,宋以后渐被石桥代替。下水道是在街旁或街中设阴沟,一些城市具备了完整的下水道体系。例如江西赣州城,北宋时已形成了“福沟”和“寿沟”两个子系统组成的全城排水系统,福沟汇城市南部之水,寿沟汇城市北部之水,再通过12个水窗(涵洞)分别排入城东的贡江和城西的章江。该工程至今仍为赣州老城区发挥着重要的排水作用。 (四)邮驿设施:我国自秦汉时代就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邮驿制度,对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沟通和政令传递起着重要作用。驿站是官办接待站,凡持“驿关”的官员、使节都可免费提供食宿、船车、夫马。元朝全国设有驿站1400处,驿马4万多匹,驿船约6000艘。自京师通至各府县,十分快捷。 江苏高邮。秦王嬴政时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别称秦邮,又称盂城。是全国两千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97年中国邮文化节曾在这里隆重召开。 赣州古城 二、地方城市的代表(一):苏州 江南水网地区以水运为主,街道房屋沿两岸布置,故小市镇常沿河展开成带状,大市镇因十字形、井字形交叉河道而成块状。著名的古城苏州,城内河道纵横,可称是水乡地区城市布局的典型。该城始建于春秋末年吴王阖闾时(公元前514年),秦汉以后,城址基本上保持沿用下来。根据考古发掘及文献记载,可知城墙位置与河道系统是唐以前就形成的。   唐时,由于城内河道密布,桥也特别多,在白居易和刘禹锡作苏州刺史时,苏州桥数在390座和370座之间。城门则有水陆各8座,每面各有2座,至今城西南角盘门尚留水、陆城门遗址。白居易诗:“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闾棋布城册方”;“处处楼前飘吹管,家家门外泊舟舫。” 描述了唐时这座水乡城市的风貌。南宋时苏州称平江,是经济上和军事上都很重要的城市。 南宋平江府(苏州)城平面图 苏州现在还保存着绍定二年平江图碑,这是我国最早的城市地图,相当准确地表现了南宋时苏州城的平面布置:城内有主要河道组成通向城门的干河,由此分出许多支河,通向各居住巷,傍河两岸是街道市肆与住房,环绕城墙内外各有一道城濠,既是交通环道,又是双层护城河。全城河道形成一个交通网和排水系统。城内中部偏南为府治和平江军所在的子城,城北部分是街市和居民区,其中以子城西北乐桥一带最为热闹。   苏州以河道作为城市骨架,既满足了城市功能,又平添了几许特色。加之江南特有的人文气息,使这座水网成街的江南古城充满了水乡文

文档评论(0)

小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