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1吴鞠通认为温病的发病特点有.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个人简介 师从江西名老中医陈瑞春教授、伍炳彩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张横柳教授等学习经方的临床运用。 现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 文献节选 《温热论》、《湿热病篇》、《温病条辨》 【原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 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 ????【提要】 温病证治总纲。概括了新感温病的病因、感邪途径、发病部位、传变趋势,指出温病治法与伤寒有别。 【原文】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8) ????【提要】 卫气营血病机的浅深层次及其不同治法。 【原文】 1.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1) 【提要】论述湿热病初起的典型见证、发病因素、感邪途径及病机转变等,故为湿热病的提纲。 自注: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里者,每兼厥阴风木。以少阳厥阴同司相火,阳明太阴湿热内郁,郁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充斥肆逆,故是证最易耳聋、干呕、发痉、发厥。而提纲中不言及者,因以上诸症,皆湿热病兼见之变局,而非湿热病必见之正局也。 始恶寒者,阳为湿遏而恶寒,终非若寒伤于表之恶寒,后但热不寒,则郁而成热,反恶热矣。热盛阳明则汗出,湿蔽清阳则胸痞,湿邪内盛则舌白,湿热交蒸则舌黄,热则液不升而口渴,湿则饮内留而不引饮。然所云表者,乃太阴阳明之表,而非太阳之表。太阴之表四肢也,阳明也;阳明之表肌肉也,胸中也。故胸痞为湿热必有之证,四肢倦怠,肌肉烦疼,亦必并见。 其所以不干太阳者,以太阳为寒水之腑,主一身之表,风寒必自表入,故属太阳。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多阳明、太阴受病。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 要之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温病乃少阴,太阳同病,湿热乃阳明、太阴同病也。而提纲中不言及脉者,以湿热之证脉无定体,或洪或缓,或伏或细,各随证见,不拘一格,故难以一定之脉拘定后人眼目也。 ?湿热之证,阳明必兼太阴者,徒知脏腑相连,湿土同气,而不知当与温病之必兼少阴比例。少阴不藏,木火内燔,风邪外袭,表里相应,故为温病。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非由腑及脏之谓。 若湿热之证不挟内伤,中气实者其病必微,或有先因于湿,再因饥劳而病者,亦属内伤挟湿,标本同病。然劳倦伤脾为不足,湿饮停聚为有余,所以内伤外感孰多孰少,孰实孰虚,又在临证时权衡矣。 ???? 【原文】 3.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 【提要】 太阴病脉证。 【原文】 35.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圆法活,去邪务尽,善后务细,盖早平一日,则人少受一日害);治内伤如相(坐镇从容,神机默运,无功可言,无德可见,而人登寿域)。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卷四、杂说) ????【提要】 外感内伤治则的区别及三焦的治疗大法。 上焦常用方: 银翘散、桑菊饮、新加香薷饮、翘薄汤、桑杏汤、沙参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 中焦常用方: 加味竹叶石膏汤、益胃汤、玉女煎、承气汤类方、五加减正气散、枳实导滞汤 下焦常用方: 下焦常用方: 加减复脉汤、一、二、三加减复脉汤、大定风珠、小定风珠、宣清导浊汤、三仁汤 营血分方: 清宫汤、清营汤、加味清宫汤、化斑汤、犀角地黄汤、凉开三宝 善后:桃核承气、青蒿鳖甲汤 四 温病常用方临床举例 藿朴夏苓汤 三仁汤 甘露消毒丹 薛氏扶阳逐湿汤 上焦常用方: 银翘散、桑菊饮、新加香薷饮、翘薄汤、桑杏汤、沙参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 中焦常用方: 加味竹叶石膏汤、益胃汤、玉女煎、承气汤类方、五加减正气散、连梅汤 下焦常用方: 下焦常用方: 加减复脉汤、一、二、三加减复脉汤、大定风珠、小定风珠、宣清导浊汤、三仁汤 营血分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