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研究.doc

建国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国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研究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的背景: 2009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了改革,确立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框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缴费机制。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两部分组成,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缴费、基金管理和待遇计发等方面均有了较大调整,对于应对农村老龄化危机,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解决农村“老有所养”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正在试点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仍实行县级统筹,统筹层次较低,不利于与其他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新农保的融资将面临可持续性考验;新农保基金的保值增值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多,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8000多万人,随着老龄化浪潮汹涌而来,农村养老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和紧迫。西方国家在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时,其人均年收入都在5000美元以上,具有了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而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尽管增长了8.5%,但也才757美元,在如此低的经济承受能力条件下,农村人在步入老年、丧失劳动能力以后,如果完全依靠自己的子女承担其赡养义务,对绝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是难以胜任的。欧阳仁根(2002)认为,现阶段是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黄金时期”,因为一个社会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的30一40年是以储备积累方式进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最佳时期,时间越短越被动。[1]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仍处于起始阶段,发展不完善、各地区差异大。另外,目前我国是典型的重城轻乡、城乡分离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养老保险差距大,城乡社会保险难以协调发展,这不仅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探讨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方向、不断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具有紧迫性。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的梳理,总结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特征并分析其变迁动因,进而探讨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发展提出可行建议。 1.2.2 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探讨和研究,掌握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规律,并发现现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和不足,分析农村养老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城市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发展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思路,不仅可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理论体系,而且还为最终建立中国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供理论参考。 实践意义 发展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发展,不仅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而且也是农村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的建立有利于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利于迎接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有利于减缓WTO对农业的冲击,提高农业竞争力;有利于农村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关于社会保障的研究综述 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认为,社会总产品经过分配和再分配,最终会形成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基金积累,社会成员有权利按照平等原则对社会成果进行分配。[2] 再次分配理论为社会保障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实现社会平等公平,也为养老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揭示了养老保障金来源于工人的剩余劳动,而养老保障金的筹集必须依靠间接方式,如税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养老保障金。这体现了养老保障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特征,也强调了政府在养老保障中的主体责任。 20世纪20年代以庇古为代表的福利学派被成为旧福利学派,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他认为,经济福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因此,要增加经济福利,在生产方面必须增大国民收入总量,在分配方面必须消除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实现收入均等化,需要国家通过累进所得税政策把向富人征得的税款用来举办社会福利设施,让低收入者享用。通过这一途径实现“把富人的一部分钱转移给穷人”的“收入均等化”,就可以使社会经济福利极大化。现代西方福利国家由于受到老龄化和财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