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第八章 种群.ppt

  1.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种群 种群(population)源于拉丁文“populus”。 种群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种群数量的空间分布和数量动态。 探索濒危动植物物种灭绝的影响因素和过程,以扩大和增大我们对物种当前和未来命运的认识与了解,同样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种群的概念与种群统计学基本参数 第二节 种群的数量变动与丰度估计 第三节 种群的衰退与管理 第一节 种群的概念与种群统学 基本参数 一、种群的概念 二、种群密度与阿利氏规律 三、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 四、出生率和死亡率 五、种群内禀增长率 一、种群的概念 (一)种群的定义 特定时间内栖息于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群。种群内部的个体可自由交配繁衍后代。 种群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1、种群不是许多同种个体一般的堆集,而是具有一定程度自我调节机制的有机单元。种群较之个体,已经是生命组织层次的一个新水平。 2、种群与个体的差别还表现在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属性,这些属性包括出生率、死亡率、年龄分布、性比、种内社群结构,等等。 3、有些种内关系对某一特定个体来说是不利的,而对整个种群来说是有利的。 (二)自然种群基本特征 1、空间分布特征:种群有一定分布范围,其中有 各种环境资源条件。 2、数量分布特征:种群有一定的数量变动规律。 3、遗传特征:种群是一个基因库,种群通过交换 遗传因子而促进种群的繁荣。 我国近海大黄鱼分为三个地理种群: (三)种群的群体特征 1、种群占有一定的空间。 2、种群有一定的发展过程——生长、分化、衰老和 死亡。 3、种群有一定的组成与结构,性别比例、年龄结构 等,并经常处于动态之中。 4、种群有一定的数量变动规律——种群调节。 5、种群具有一些与种群生态学有关的遗传学特征, 如适应能力、生殖适应性和持续能力等。 (四)种群间的相互作用 生物种间存在着各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种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负相互作用:结果至少一方受害(-) 正相互作用:结果一方得利或双方得利(+) 中性作用:结果是双方无明显的影响(0) 一)负相互作用 1.竞争(competition)   广义的竞争是指两个生物争夺同一对象而产生的对抗作用。 发生在两个或更多个物种个体之间的竞争称为种间竞争;发生在同一种群个体间的竞争称为种内竞争。   高斯的竞争排斥原理: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生态位相同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将高斯原理推广,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占据相同生态位的两个物种,其中必有一个物种最终被消灭;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没有任何两个种是直接的竞争者;群落是个生态位分化了的系统,种群之间趋于相互补充,而不是直接的竞争者。 2.捕食    狭义的捕食是指肉食动物捕食草食动物。    广义的捕食还包括草食动物吃食植物,植物诱食动物,以及寄生等。    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是控制种群增长的一种作用力。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由于相互制约的结果,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同时,由于共同进化的结果,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寄生者和寄主之间的负相互作用趋向于减弱。 食物网 食物网 3.寄生(parasitism)   寄生 是指一个种(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寄主)的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 4、偏害作用:是指某些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对其它生物产生毒害作用。如青霉产生的青霉素可以杀死多种细菌和植物的       化感作用。 (二)正相互作用 1.偏利作用 ( commensalism) 偏利作用 又称单惠共生,是指相互作用的两个种群一方获利,而对另一方则没什么影响。 2.原始合作 ( protocooperation)   原始合作 ,即两种生物在一起,彼此各有所得,但二者之间不存在依赖关系。 3.互利共生 (mutualism)   互利共生 是一种专性的、双方都有利并形成相互依赖和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流的共生关系。 五 次生代谢产物在种间关系中的作用   次生代谢物是一些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与生物的基础代谢无直接的关系。主要是生物碱、萜类、黄酮类、醌类、酚酸类、脂族化合物、非蛋白质氨基酸、聚乙炔类、生氰糖甙、单宁、多环芳香族化合物等。    化学生态学 ( chemical ecology)是研究生物之间以及生物和非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S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