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与振动控制7.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环  境  工  程 主讲:宋雷鸣 北方交通大学 1水污染 2水污染防治 第三部分、水环境 第六章、大气污染 6.1、水污染 地球上的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并参与地球表面的各种过程,是维持一切生命所必须。水 的质量好坏,对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直接的影响。水的污染及防治是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地球上的水约有1.4x1015m3,但其中决大部分是海水,淡水只站总量的3%,而淡水的70%是以冰雪的形式存在于南北极。 一、水资源 二、水循环 水循环 (一)自然循环 自然循环 社会循环 (二)社会循环 人类社会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求,要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的水。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在使用后,就成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被排出,最终又流入天然水体。这样,水在人类社会中构成的局部循环体系,被称为社会循环 三、水体概念及水体污染 (一)水体的概念 水体是地表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以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有一定流速的水渠、江河和相对静止的塘堰、水库、湖泊、沼泽,以及受潮汐影响的三角洲与海洋,包括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底泥和水生生物等,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水体的类型和区域: 类型: 1海洋水体 2陆地水体 区域: 是指某一具体的被水覆盖的地段 (二)水体污染: 概念:当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底下水等水体后,其含量超出了水体的自然净化的能力,水水体的水质和水体的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三)水体的污染源 1生活污水 2农村污水和灌溉水 3工业废水 (四)主要的污染物几其危害: 1无机悬浮物 2有机污染物 3植物营养素 4重金属 5酸、碱、酚、氰 6油类 7难降解的有机物 8放射性物质 9病原微生物 (1)轻纺工业 (2)冶金工业 (3)炼油工业 (4)化学工业 四水质标准项目 类型: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学指标和生理指标。 具体项目: 一、悬浮固体物(ss) 二、有机物 1生物化学需氧量(BOD): 微生物氧化水中的有机物质所需要的氧量。以每升水样消耗溶解氧的克数来表示 2化学需氧量(COD) 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氧化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时所需要的氧量(其中包含可被氧化的无机物所消耗的氧量)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氧化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时所需要的氧量(其中包含可被氧化的无机物所消耗的氧量) 3耗氧量(OC) 用高锰酸钾代替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氧化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时所需要的氧量。 3耗氧量(OC) 4总有机碳(TOC) 5总需氧量(TOC) (三)pH值 强酸性pH5.0 微酸性pH5.0~6.4 中性pH6.5~8.0 微碱性pH8.1~10.0 强碱性Ph10.0 水质分类: 多数天然水pH7.2~8.0 正常海水pH为8.15 淡水pH为6.0~7.50 矿井\地下水pH为3.0~4.0 (四)、细菌污染指标 (五)、有毒物质 第二节、水中的污染物的扩散与转化 一、概述 受污染水体由不清洁变清洁的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 2水体自净的影响因素 1)稀释倍数 2)沉降作用 3)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1水的自净 二、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特征 1推流迁移 推流迁移是指污染物在水流作用下产生的迁移作用。推流作用只改变水流中污染物的位置,并不降低污染物的浓度。 2分散作用 分散作用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和弥散 1)分子扩散 分子扩散:是由分子的随机运动引起的质点分散现象,分子扩散各向同性 2)湍流扩散 湍流扩散:是在河流水体的湍流流场中,质点的各种状态的瞬时值相对于其平均值的随机脉动而导致的分散现象。 3)弥散作用 弥散作用可以定义为:由空间各点湍流流速的时平均值与流速的时平均值的空间平均值的系统差别所产生的分散现象。是由于横断面上实际的流速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在用端面平均流速描述实际的运动时,就必须考虑一个附加的、由流速不均匀引起的作用。 3污染物的衰减和转化 污染物可分为两大类: 保守物质 非保守物质 进入水环境以后,随着水流的运动而不断变换所处的空间位置,还由于分散作用不断向周围扩散而浓度降低,但它不会因此而改变总量。 进入水环境以后,随着水流的运动而不断变换所处的空间位置,还由于分散作用不断向周围扩散而浓度降低,还因污染物自身的衰变而加速浓度的降低。 衰变原因: 1)由其自身的运动变化规律决定 2)水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由于化学的或生物的反映而不断衰减,如可以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在水体中的微生物作用下的氧化分解过程。 三、污染物在水体中转化 1、含氮化物在水体中的转化 2、含磷化合物在水体中的转化 3、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4、氰化物在水体中的转化 5、有机物在水体

文档评论(0)

151****01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