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规范(标准).doc

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规范(标准).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G H 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行业标准 GH/T 1270-2019 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规范 The construction standard for the system of straw harvest,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GH/T xxxx-2019 前言 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中联重机股份有 限公司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潘永刚 景全荣 贡军 韩玉杰 曹阳 燕晓辉 孙瑞江 刘天舒 石祖梁 尹丽华 宋玉杰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GH/T 1270-2019 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农作物秸秆的田间收集、存储、运输体系建设方面的技术、运行、管理要求和体 系评价。 本规范适用于稻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的收集、存储、运输体系建设和评价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495 消防安全标志 GB/T 14290 圆草捆打捆机 GB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H/T 1270-2019 圆捆型秸秆 round bale 将散状秸秆采用离心旋转方式,通过缠绳或缠网捆扎成具有一定密度的,截面为圆形的捆型秸 秆,其中常用的捆型截面直径不小于 1.0m。 3.3 搂集 raking 通过机械或人工操作,将农作物秸秆按打捆要求集条铺放,以提高打捆效率。 3.4 捡拾打捆 picking up and baling 将地面上的农作物秸秆通过捡拾器捡起,送入压缩腔经压实捆扎后,形成秸秆捆包的作业过程。 3.5 暂储料场 temporary storage place 暂储料场设立在紧邻田间的捆型秸秆储料场地,主要用于附近农田的秸秆集中收集堆放和临时 储存,可以暂设地头、田间荒地等。 3.6 GH/T 1270-2019 5 要求 5.1 秸秆收储运体系 5.1.1 具有满足区域内秸秆收集需求的符合本建设规范 5.2 要求的若干个专业化收集队伍和装备; 5.1.2 具备可以满足区域内秸秆存储的符合本建设规范 5.3 要求若干个固定存储场地; 5.1.3 具有符合本建设规范 5.4 要求秸秆专业化转运设备和运输队伍; 5.1.4 具有一支专业化的收储运体系运行的管理团队,负责收储运三个系统的运行协调。 5.2 秸秆收集系统 5.2.1 稻麦、玉米等禾本类农作物秸秆经田间预处理后直接打捆收集;棉花秸秆田间收集可采用收割 粉碎集料、拔取后粉碎集料或粉碎打捆收集等方式进行。 5.2.2 收集系统装备应包括但不限于拖拉机、田间搂集设备、打捆设备、捆型秸秆捡拾设备、叉装设 备、田间转运机具等。 5.2.3 收集系统装备应符合 GB/T 14290、GB/T 25423、JB/T 7766、JB/T 12096、JB/T 12442、JB/T 12444 的要求。 5.2.4 稻麦、玉米等农作物机械化收获后秸秆直接喷洒在田间,秸秆含水率需晾晒至 30%以下,再经 GH/T 1270-2019 5.3.2 设施设备配置 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质量检测设备、汽车衡、抓草车、叉车等码垛设备、场地转运设备、场 地监控及照明设施等。 5.3.3 存储场地建设要求 ① 所有料场应符合国家政策,避开积水低洼地段,且不能占用基本农田; ② 所有料场应远离村、屯,并处于居民区的全年风向最小频率的上风侧料场应远离生产区、生 活区。一般要求:储量在20000吨以上的料场,与生产区、生活区的距离应在100米以上;20000吨以 下的中小型料场,与生产区、生活区的距离应在50米以上。 ③ 所有料场应避开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工厂与仓库以及高压输电线路等地方; ④ 料场应选取在已有公路交通设施、田间道路区域; ⑤ 料场码垛地面需垫高夯实,四周或中间设置排水沟,保证雨水能顺利排出。 5.3.4 存储场地建设规模 ① 存储场地建设规模应根据秸秆收集时间和目标收集区域可收储秸秆资源量大小确定。 ② 暂储料场存储规模不超过500吨/年;主储料场存储规模一般不超过20000吨/年;缓存料场应 GH/T 1270-2019 ① 严禁携带烟火进入原料存放区,制定执行严格的安全防火条例,进入原料区的车辆要配戴防 火帽,易产生火花部位要加装防护装置并经常清理维护。 ② 堆垛应做防潮处理,垛底用土方、木头或砖垫起,堆垛时注意中部填实以防中间空而易散。 5.3.8 管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49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