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提案.pdf

关于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提案.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提案 提案人:徐太平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增长较快,垃圾围 村现象日趋严重,成为威胁农村群众身体健康的“隐性杀手”,农村生态 环境不容乐观。 一、我县农村环境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在过去的印象里,农村垃圾一般是人 畜粪便、菜叶、破旧衣物等,农民一般把这些垃圾用于积肥,对环境影响 较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一样,农村日常垃圾越来越多,垃圾 种类也愈加纷杂,农药瓶、塑料袋、泡沫板、地膜、建筑垃圾已成为农村 垃圾的主要种类。由于很难自然分解,垃圾处理难度很大。同时,一些生 活垃圾随地堆放,建筑余物长期乱堆,住宅与禽畜圈舍混杂,露天厕所建 在村前屋后等,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同时,一些生活垃圾随地堆放,乱 倒、乱扔、乱堆,房前屋后、道路沿线的白色垃圾比比皆是,池塘、水渠、 河道漂浮物(塑料瓶袋、尿不湿等)不堪入目,电池、废灯泡、塑料方便 袋、农膜等,未经过分类和回收处理, 就和一般的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丢弃。 建筑余物长期乱堆,不少村民新屋建成后,缺乏自觉性, 缺乏管理和监督, 调研结果显示, 边远地区的部分村庄将建筑垃圾运到村边乱堆乱放,长 年无人清理,逐渐成为藏污纳垢之处。农药瓶乱放乱扔,各种废弃物大部 分随意堆放在田边、路旁、水塘、沟渠或直接排放到河流等水体中,成为 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地和繁殖场所,对农村环境卫生破坏很大。 (二)村内垃圾收集设施缺乏。全县的乡镇垃圾运输车、垃圾填埋场、 焚烧场(炉)等设施却主要集中在集镇所在的村(社区)以及公路沿线的 部分中心村,远离集镇的其他村(社区) 90%以上没有垃圾处理设施,甚至 没有修建垃圾池。部分农村虽修建垃圾池,也因运转经费缺乏长期处于缺 位状态,不能发挥相应功能。 (三)农村垃圾处置方式简单。 我县农村垃圾处理主要采取卫生填埋、 焚烧减量、随意倾倒三种方式。但是,卫生填埋投入大,建设成本高,不 具有推广性。 目前大多农村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仍然主要是简单转移填埋、 临时堆放焚烧和随意倾倒。 同时,几乎所有的填埋操作都不规范(没覆土、 没辗压、没填埋、没消杀),致使设计的使用年限大打折扣。有的地方修 建的简易填埋场,在选址、堆放、处理上更是随心所欲,只顾眼前,不顾 长远;这种简单粗放的处理垃圾方式,直接导致农村地下水和地表水质下 降,饮用水源严重破坏,人畜饮水及农业生产用水受到严重威胁。有的地 方甚至直接将垃圾倒入天坑,沟边、 塘边、路边均可成为堆放垃圾的场所, 天长日久,将会使井水变黑,河水变臭,对地下水源造成极大的污染;还 有的将垃圾露天堆放,既没有分类,也未作掩埋,苍蝇蚊虫满天飞,严重 影响垃圾堆放处附近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四)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机制不健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涉及到多个 部门,治理资源分散,许多工作有脱节或形成管理真空(主要是村级环境 卫生基本无人监管)的现象。加上农村缺乏健全的环境卫生管理机构、队 伍不健全、管理不专业,无法满足基本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需要。 二、几点建议 “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建设美丽无为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为依托,始终坚持“既 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着力实施农村垃圾处理全覆盖 工程,农村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控制,脏、乱、差及部分环境 突出问题得到缓解。 (一)搞好宣传教育 , 自觉维护农村环境卫生。 一是突出责任主体。农 村环境治理, 村民是“主角” , 要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 使农民群众成为 农村环境卫生的维护主体和农村垃圾的治理主体。通过宣传教育、政策激 励等方式,引导农民自觉革除陋习,养成文明习惯,积极参与农村垃圾治 理。二是发挥村“两委”作用,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提供组织保 障。完善村规民约,建立村庄环境卫生保洁自治制度。按“一事一议”的 原则,采取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的方法,建立公众监督机制,引 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增强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开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