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连县笼帅佤族钻木取火调查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孟连县笼帅佤族钻木取火调查报告 2006年4月 第22卷第2期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JournalofSimaoTeachemCdle Apr.2006 Vo1.22No.2 孟连县笼帅佤族钻木取火调查报告 汤新华 (思茅市文物管理所,云南思茅665000) 【摘要】2003年4月,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濒危项目调查组,对孟连县芒信镇海东村笼帅佤族 寨最原始的钻木取火进行了调查,发现佤族的送火鬼祭祀活动与钻木取火有较深的历史渊源.而到目前 为止,考古学仍然没有发现钻木取火的实物资料,因此,佤族的钻木取火,映证了人类早期钻木取火的可信性, 在考古学,历史学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孟连笼帅;佤族;钻木取火;调查 【中图分类号】K89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o59(1oo6)ol一0005—03 2003年4月,笔者参加了云南省文化厅组织 的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试点调查工作, 我们到盂连县芒信镇海东村笼帅佤族寨,对佤族 最原始的钻木取火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整 理如下: 一 ,笼帅寨基本概况 笼帅寨行政区划辖属盂连县芒信镇海东办事 处,全寨均为佤族,现有人口37户172人,其中男 88人,女84人.20年前,由于海东老寨缺水和人 口增多,由原寨搬迁至此地.现址在背靠海东老 寨的向阳坡上,村寨无固定布局,民居建筑以杆栏 式木掌楼为主.笼帅寨周围均为缓坡山地,适于 种植山地作物,主要种植品种有早稻,玉米,棉花 和甘蔗.洼子中有少量水田,全寨共有水田70.8 亩.旱谷地78.5亩.甘蔗地487亩,人平均耕地面 积约50亩.附近最大的河流腊垒河,距寨子约4 公里. 笼帅寨佤族主要以农耕为主,仍然保持着互 相帮工的习俗,遇到寨中谁家生产劳动需要大量 劳动力时,大家都能尽力帮助,如:中耕除草,秋收 秋种等.现在笼帅寨佤族仍然保持轮耕耕作方 式,每户人家的土地(除水田和甘庶地外),一般连 续耕作2年,休耕数年后,再进行耕作. 笼帅寨佤族对外交换的商品主要是农产品和 部分家禽.主要集市是孟连街. 笼帅寨佤族还保留着一些母系氏族社会的遗 俗,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在家庭中妇女为大,掌管家财,财产由女 性继承(留在家的女儿),男子无财产继承权.男 子成年后必须到妻子家上门,没有女儿的家庭只 有老父母留守家中;丈夫死前必须回到自己父母 家,死后葬在自己氏族的墓地. (2)婚后夫妻分配子女数量,原则是妻多夫 少.不当众宣布,在家庭内部划分,分给母亲的子 【牧稿日期】2006—03—12 【作者简介】汤新华(1959一),男.湖南醴陵人,思茅市文物管理所副研究员. 5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女死后须葬到母亲氏族墓地;分给父亲的子女死 后葬在父亲氏族墓地. 二,钻木取火的历史渊源 钻木取火是人类早期最原始的取火方法之 一 ,直到目前为止,在考古学仍然没有发现钻木取 火的实物资料.笼帅寨佤族钻木取火是佤族最古 老的取火方法,保存历史很长,产生年代不详,民 主改革以前一直使用,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才逐 渐消失.目前在笼帅寨中还有2个老人知道并掌 握钻木取火的方法. 为什么这种最原始的钻木取火方式还能保存 下来呢?这完全得于一种佤族原始宗教的祭祀活 动送火鬼,是这种祭祀活动,将佤族最始的钻木 取火方式传承下来. 佤族是思茅市境内历史悠久的世居民族, 1949年以前,佤族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原始公社解 体和阶级社会形成的初期;部分地区进入封建领 主经济.在佤族中虽有信奉佛教和基督教的人, 但为数不多,大多数佤族信奉原始宗教为主.在 他们的观念中,山川,河流,动植物等各种自然物 和自然现象都有灵魂,鬼,神,祖先是同一的. 这种鬼神的观念浓重,每年的祭祀活动很频繁,每 次祭祀活动,都要杀鸡杀猪剽牛作为祭品,要耗费 大量粮食和水酒,使佤族村寨带上一种神密的色 彩. 建国前,进入佤族村寨,有如到了一个鬼神 和恐怖世界,到处可见到做鬼的标志,木鼓房上 放着祭谷的人头,山地边的人头桩,杆栏式木掌搂 周围竖立的牛角叉和牛尾巴桩,还垒着一堆石头, 这些石头是不能动的,它是做老母猪鬼的标志, 每做一次就垒上一块石头.在房檐下和房内,存 放着剽杀的牛头骨,猎杀的野兽骨也挂在房内墙 壁上,以显示勇敢. 佤族的送火鬼祭祀活动都举行在失火之 后,据笼帅寨佤族魔巴岩木伦讲:如果是全寨被 火烧,必须杀猪看卦,以测建房吉日.失火是谁家 的过错,就由谁家负责买猪费用的2/3,其余的由 全寨共同负担.整个仪式由魔巴带领全家人进 6 行,念佤经,杀猪,看卦,全寨子人在一起吃饭,等 太阳西斜时,魔巴准备好送火鬼的祭品.祭品是 用一张野芭焦叶来包,内包有猪肉和内脏各一份, 米饭,茶叶,草烟,水酒和一节烧着的柴.吃完饭 后,全寨人用水把全寨的火浇灭,魔巴带着助手和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