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诗歌赏 第七讲 穆旦.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穆旦《春》 一、战争年代新诗坛概况 2、基本趋向:“抒情的放逐” 二、穆旦与《春》 3、主要作品: 创作:《探险队》(1945)、《穆旦诗集(1939-1945)》(1947)、《旗》(1948)、《穆旦诗选》(1986)、《穆旦诗全集》(1996)。 译作:《普希金抒情诗集》(1954)、《欧根·奥涅金》(1957)、《唐璜》(1980)、《英国现代诗选》(1985)、《穆旦译文集》(2005)。 4、西南联大的现代主义: (1)影响:奥登、燕卜荪、艾略特 30年代后期,在昆明西南联大,一群文学青年醉心于西方现代主义,对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则颇有反感。我们甚至于相约不去上一位教授讲司格特的课。回想起来,这当中七分是追随文学时尚,三分是无知。当时我们不过通过若干选本读了一些浪漫派的抒情诗,觉得他们写得平常,缺乏刺激……当时我们当中不少人也写诗,而一写就觉得非写艾略特和奥登那路的诗不可,只有他们才有现代敏感和与之相应的现代手法。 ——王佐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序》 一方面,如果我们是生活在城市里,关心着或从事着斗争,当然旧的抒情(自然风景加牧歌情绪)是仍该放逐着;但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新的抒情”。这“新的抒情”应该是,有理性地鼓舞着人们去争取那光明的一种东西。我着重强调“有理性地”一词,因为在我们今日的诗坛上,有过多的热情的诗行,在理智深处没有任何基点,似乎只出于作者一时的歇斯底里,不但不能够在读者中间引起共鸣来,反而会使一般人觉得,诗人对事物的反映毕竟是和他们相左的。 ——穆旦《慰劳信集——从鱼目集说起》 我们可以说这对于任何人想在二十五岁以上还要继续作诗人的差不多是不可缺少的历史的意识又含有一种领悟,不但要理解过去的过去性,而且还要理解过去的现存性,历史的意识不但使人写作时有他自己那一代的背景,而且还要感到从荷马以来欧洲整个的文学及其本国整个的文学有一个同时的存在,组成一个同时的局面。这个历史的意识是对于永久的意识也是对于暂时的意识也是对于永久和暂时的合起来的意识。就是这个意识使一个作家成为传统性的。同时也就是这个意识使一个作家员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在时间中的地位,自己和当代的关系。 ——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 这些诗行(卞之琳《慰劳信集》)是太平静了,它们缺乏伴着那内容所应有的情绪的节奏……诗人善于把“机智”放在诗里,也许有时候恰恰是麻木了情绪的节奏的,然而也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如此……这些诗句是动人的,虽然我们要用一点思索后才能被感动,因为这里是渗进了情感的“机智”。 ——穆旦《慰劳信集——从鱼目集说起》 这种能力(机智)……表现在对相反的或不协调的性质能够加以平衡或使其相互和谐上面:使同和异,概念和意象,个别和典型,新奇与新颖感和古老与常见的事物,不平常的感情状态和高度的规律与秩序,永远清醒的判断力与稳定的冷静沉着和热情与深沉或强烈的感情……使以上这些对立面统一起来 。 ——艾略特《玄学派诗人》 (2)现实、象征与玄学的综合 (3)新诗的戏剧化 一、尽量避免直截了当的正面陈述而以相当的外界事物寄托作者的意志与感情:戏剧效果的第一个大原则即是表现上的客观性与间接性,我们从来没有遇见过一出好戏是依赖某些主要角色的冗长而带暴露性的独白而获得成功的。 二、诗的戏剧化至少有三个不同的方向: 有一类比较内向的作者,努力探索自己的内心,而把思想感觉的波动借对于客观事物的精神的认识而得到表现的。这类作者可以里尔克为代表。 第二类的戏剧化常被比较外向的诗人所采用,奥登是杰出的例子。他的习惯的方法是通过心理的了解把诗作的对象搬上纸面,利用诗人的机智,聪明及愚弄文字的特殊才能把他们写得栩栩如生,而诗人处理对象的同情、厌恶、仇恨、讽刺都只从语气及必须得着部分的表现,而从不裸露。 此外还有一类使诗戏剧化的手法是干脆写诗剧……我们一再说过现代诗的主潮是追求一个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传统,而诗剧正配合这个要求,一方面因为现代诗人的综合意识内涵强烈的社会意义,而诗剧形式给予作者在处理题材时,空间、时间、广度、深度诸方面的自由与弹性都远比其他诗的体裁为多,以诗剧为媒介,现代诗人的社会意识才可得到充分表现,而争取现实倾向的效果;另一方面诗剧又利用历史做背景,使作者面对现实时有一不可或缺的透视或距离,使他有象征的功用,不至粘于现实世界,而产生过渡现实的写法。 三、无论想从哪一个方向使诗歌戏剧化,以为诗只是激情流露的迷信必须击破。没有一种理论危害诗比放任感情更为厉害……你必须融和思想的成分,从事物的深处,本质中转化自己的经验,否则纵然板起面孔或散发捶胸,都难以引起诗的反应。 ——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