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挑战?.pdf

第四讲: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挑战?.pdf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讲:中国面临“中等收 入陷阱”挑战? 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既不能重复 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很容易 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 。进入这个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原有 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由此形成的系统性风险 ,经济增长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大部分国家则长 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经 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不断 提高,中国已经由一个人均不足30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发展成 为一个中等收入水平国家。在取得如此成就的同时,中国也 面临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4.1 中等收入陷阱概述 1、“中等收入陷阱”定义 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 (Middle Income Trap)是2006年世界银行 在其《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一个概念。新兴市场 国家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1000美 元至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但是到了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时 ,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就会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 新进入临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 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 期停滞,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阶段。 2、主要特征  “中等收入陷阱”国家主要有十个方面的特征:经济增长回落或 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 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 等。  《2011中国经济增长报告》指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 通常具有四大特征:首先是不能保持持续的制度创新,经济和 社会发展缺乏持久的动力;其次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不能通 过稳定地提高效率来保持经济增长;第三是经济发展失衡导致 资源配置恶化和供需失衡;第四是发展中对外部世界的过度依 赖,经济活动缺乏内在的稳定性。 3、典型代表  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 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但就比较大规模的经济体而 言,仅有日本和韩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 家的转换。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972年接近3000 美元,到1984年突破1万美元。韩国1987年超过3000 美元,1995年达到了11469美元。从中等收入国家跨 入高收入国家,日本花了大约 12年时间,韩国则用 了8年。  拉美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则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 典型代表。一些国家收入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如菲律宾 198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71美元,2006年仍停留在 1123美元,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人均收入基本没有太 大变化。还有一些国家收入水平虽然在提高,但始终难 以缩小与高收入国家的鸿沟,如马来西亚1980年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为1812美元,到2008年仅达到8209美元。阿 根廷则在1964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超过1000美元, 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上升到了8000多美元,但2002年又下 降到2000多美元,而后又回升到2008年的8236美元。拉 美地区还有许多类似的国家,虽然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努 力,几经反复,但一直没能跨过1万美元的门槛。 4.2 形势分析 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 到44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同时 伴随而来的很可能是“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经过近几十 年来的快速发展,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之 列后,中国是否将成为“中等收入陷阱国家”? 观点一: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 员刘福垣教授: “一个国家是否进入了中等收入阶段,不能简单地以货币表现的 收入水平为根据,应该考察大多数劳动力的再生产状态。所谓 中等收入阶段,是大多数劳动力都能够维持可持续扩大再生产 的发展阶段。按中国人习惯的表达方式是丰衣足食、年年有余 、没有后顾之忧的生存状态。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即使到 2020年我国实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