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倍镜观察.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油镜的使用方法 1. 用高倍镜找到所需观察的标本物像,并将需要进一步放大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 2.将光线调强:将聚光器升至较高位置、光圈开至最大。 3.转开高倍镜,往玻片标本上需观察的部位滴一滴香柏油或石蜡油作为介质,然后从侧面观察,使油镜转至工作状态,此时油镜的下端镜面一般应正好浸在油滴中或与油滴接触。 4.小心而缓慢地转动细调螺旋使至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像。 5.油镜使用完后,必须及时将镜头上的油擦拭干净。 用擦镜纸擦拭→用檫镜纸沾清洁剂或二甲苯擦→用干擦镜纸擦。 玻片标本上的油,如果是有盖玻片的永久制片,可直接用上述方法擦干净;如果是无盖玻片的标本,则载玻片上的油可用拉纸法揩擦。 七、显微镜使用后的处理 取出染色标本玻片,将显微镜清洁干净,把镜头转成“八”字形,套上镜罩后放入显微镜柜中。 超连接 : 显微镜的维护和保养要点 电子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微生物技术应用 背景知识一:显微技术 思考: Q:微生物体积很微小,我们人类无法用肉眼看到,那应该怎样观察呢? A:由于我们人眼无法观察到微生物,所以通常用显微镜来观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是普通光学显微镜。 知识节点一 显微镜的种类和用途 知识节点二 光学显微样品的制备 知识节点三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知识节点一 显微镜的种类和用途 1普通光学显微镜部件构成? 2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原理 3普通光学显微镜有哪些? 镜座 镜臂 镜台 载物台 平台 目镜 物镜 光源 调节旋钮 光学系统 目镜 物镜 聚光镜 1.目镜(也称为接目镜) 位置 作用 构成 2.物镜(也称为接物镜) 决定着光学显微镜分辨率的高低 位置 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ature简写为NA) 数值孔径越大,物镜的性能越好 。 3.聚光镜(又称为聚光器) 位置 作用 调节聚光镜的上下,保证使用不同厚度的玻片焦点落在被检标本上。 调整聚光镜上附有虹彩光阑(俗称光圈)的大小,可以调节进入物镜光线的强弱。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被检物体经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放大后的总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例如 用放大40倍的物镜和放大10倍的目镜的总放大倍数是400倍。 3.分辨率 物镜前面发光点发射的光线进入物镜的角度称为开口角度。 透镜的放大率与开口角度成正比,与焦距成反比。 数值口径(NA)是光线投射到物镜上的最大开口角度一半的正弦,乘上标本与物镜间介质的折射率的乘积。 NA=n×sinβ 评价一台显微镜的质量:放大倍数, 分辨率。 分辨率指显微镜能够辨别发光的两个点或两根细线间最小距离的能力。该最小的距离称为鉴别限度(R):R=λ/2nsinβ=λ/2NA 由此可见,R值愈小,分辨力愈高,物象愈清楚。 提高分辨力的方法:(1)减低波长;(2)增大折射率;(3)加大镜口角。 4.工作距离 工作距离是指观察标本最清晰时,物镜透镜的小表面与标本之间(无盖玻片时)或与盖玻片之间的距离。 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其工作距离越短,油镜的工作距离最短,约为0.2mm。 所以使用油镜时,要求盖玻片的厚度为0.17mm。 5.目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有效放大倍数是: E×O = 1000×NA E=1000NA/O E为目镜放大倍数,O为物镜放大倍数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种类 1 暗视场显微镜 装配有特殊聚光器 2 相差显微镜 3 荧光显微镜 4 微分干涉显微镜 5 视频反差增强显微镜 6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 知识节点二 光学显微观察样品的制备 制片是关键,染色是核心 1怎样制片?应注意什么? 2常用怎样的染色方法?怎样染色?应注意什么? 一、制片 步骤:清洁→涂片→干燥→固定→染色→冲洗→吸干 清洁: 洗衣粉水清洗→ 清水冲洗→洗液浸泡24h以上→流水充分冲洗→烤干备用 2. 涂片 制片的关键是载片要洁净,不得沾污油脂,菌体才能涂布得薄而均匀。 3.干燥 自然干燥。 4.固定 已干燥的涂片标本向上,在微火上过3-4次进行固定。 固定的作用为: (1)杀死细菌 (2)使菌体蛋白质凝固,菌体牢固粘附于载玻片上,染色时不被染液或水冲洗掉 (3)增加菌体对染料的结合力,使涂片容易着色。 5.染色 涂菌部分滴加染液,染色一定时间。 6.冲洗 7.吸干 8 .镜检 (一)简单染色法 ——最简单的染色方法 1. 染色原理 常用染料有美蓝、碱性复红、结晶紫、孔雀绿、蕃红等。 2. 染色步骤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