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场地地震安全评价.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评价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相关法规、规范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活动,使用本法。 GB 1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适用于各类建设工程选址与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防震减灾规划、社会经济发震规划等工作中所涉及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GB 50223—200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抗震设防分类。 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及隔震、消能减震设计。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基本思想和原则 以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 兼顾安全与经济两个方面 做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目标(GB 5001—2001) 第一水准烈度 众值烈度—— 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烈度,比基本烈度低约一度半。 遭遇此水准的地震烈度时,建筑物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结构可视为弹性体系。 第二水准烈度 基本烈度——50年超越概率约为10%的地震烈度。 遭遇此水准地震烈度时,结构进入非弹性工作阶段,但结构体系的破坏控制在可修复的范围。 第三水准烈度 罕遇烈度——50年超越概率2%~3%的地震烈度。 遭遇此水准的地震烈度时,结构有较大的非弹性变形,但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免倒塌。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分级 GB 17741—2005 Ⅰ级 — 核电厂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工程 地震危险性的概率分析和确定性分析、能动断层鉴定、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Ⅱ级 — 除Ⅰ级以外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工程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Ⅲ级 — 城镇、大型厂矿企业、经济建设开发区、重要生命线工程等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区域性地震区划和地震小区划。 Ⅳ级 — 一般建设工程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GB 50011—2001)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相关术语 抗震设防烈度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抗震设防标准 seismic fortification criterion 衡量抗震设防要求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和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定。 地震作用 earthquake action 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 设计地震动参数 design parameters of ground motion 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加速度(速度、位移)时程曲线、加速度反应谱和峰值加速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design basic acceleration of ground motion 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取值。 抗震措施 seismic fortification measures 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场地 site 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其范围相当于厂区、居民小区和自然村或不小于1.0km2的平面面积。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及岩土工程勘察 勘察任务 根据实际需要划分对建筑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提供建筑场地类别和地震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液化和震陷等)评价。 工作内容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调查 场地钻探 场地岩土体物理力学特性测试 地震地质灾害勘查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场地地段划分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建筑场地类别划分 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为依据。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顶面距离确定。 当地面5m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相邻上层土剪切波速度2.5倍的土层,且其下卧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400m/s时,可按地面至该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孤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 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土层中扣除。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 Vse = d0 / t t = 式中 Vse —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 d0 — 计算深度(m),取覆盖层厚度和20m 二者的较小值; di — 计算深度范围内第 i 土层的厚度

文档评论(0)

lx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