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4-2第四章-宫殿、坛庙、陵墓.ppt

【中国建筑史】4-2第四章-宫殿、坛庙、陵墓.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泰殿 皇帝过生日时用。三开间攒尖顶建筑。 宫殿建筑——北京故宫 坤宁宫 在清代改变了门窗样式。 明代清初为皇后的寝宫,后把西侧作为萨满教的祭祀场所,东侧作为皇帝结婚的洞房。 九开间重檐庑殿顶建筑。 宫殿建筑——北京故宫 御花园 钦安殿 东西六宫 类似民居四合院的型制。一般平面都呈方形,宫门设在南面中央,内有前后两殿。其中储秀宫、长春宫在清晚期慈禧太后居住时改建过,因此东西六宫看起来不完全一样了。 宫殿建筑——北京故宫 长春宫 储秀宫 慈禧居住之处。 室内面积168M2,中间设宝座,接受臣工问安之处,下设地平。西稍间为寝室。 宫殿建筑——北京故宫 体和殿 慈禧居住在储秀宫时进餐的地方。 位于储秀宫以南,面阔五开间,除去前后廊,室内面积115M2。 宫殿建筑——北京故宫 太和殿 明初称为奉天殿,后改称皇极殿。清命名为太和殿。现太和殿是清代康熙年重建的。 用于皇帝登基、寿辰、大婚、册立皇后等宫廷中重要的仪式举行的场所。 以无所不用其极的最高规格表现它的尊严高贵。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 面积为1680M2,24根红漆柱,中间6根蟠龙金柱围合的空间内只放皇帝宝座一个,上有藻井,下有七层台阶的高台。东西设夹室,安放远祖神位。 中和殿 明初称华盖殿,后改称中极殿。清称为中和殿。 皇帝亲临大典前暂坐的地方。 五开间方形单檐攒尖顶宫殿。 保和殿 明初称为谨身殿,后改称建极殿。清称保和殿。 清代皇帝宴请王公、举行殿试的地方。清晚期用为慈禧进餐之处。 九开间重檐歇山顶殿,其形制规模略次于太和殿。 (3)内廷 中路:乾清门——内廷的入口,前有小广场。 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御花园(钦安殿) 东西六宫 养心殿 东路:乾隆执政60年后,宣布退位,退位后所在地。 西路:慈宁宫——皇太后居住 寿安宫、寿康宫——太妃居住 慈宁花园——为太后太妃设置,宗教气氛很浓。 乾清门 五开间殿宇式大门,坐落在白石雕须弥座上,前面围以白石雕栏杆。门前两侧建有八字影壁,门前横街式空间。高墙下低矮的九卿房、军机处、井亭等建筑,使这里增添了一些生活气氛。 曾作为御门听政处。 宫殿建筑——北京故宫 乾清宫 明代清初为皇帝的寝宫,清代雍正将寝宫移到了养心殿,此处便成为接见外国使者的场所。 九开间重檐庑殿顶建筑。 室内面积达580M2,平面布置与太和殿相似,东西设暖阁,暖阁后檐设仙阁。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