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pdf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张 玮, 詹仕凡, 张少华, 李培明, 王克斌, 冯许魁, 何展翔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涿州 072751) [摘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仍面临巨大的挑战,面向复杂地表、面向多类型地质目标、面向油气田开发 提高采收率的地球物理技术正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和高精度要求,理清需要我们突破 的关键技术十分重要,同时也是地球物理服务公司实现产业转型,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现实需求。 [关键词] 中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展;高端地球物理技术;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TE1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742(2010)04-0097-05 来的勘探经验,集成了物探技术最新成果,涵盖了复 1 前言 杂山地、沙漠、黄土塬、过渡带、油气富集区、地震储 自1927年地震反射波法用于工业生产以来,反 层描述、三维重磁电等各方面。 地球物理技术在我 射地震法一直是石油天然气勘探的主要技术,可以 国油气勘探条件日益恶劣、发现储量规模趋小、勘探 说没有反射地震就没有现代石油工业!进入21 世 深度日益增加、油藏类型复杂的不利条件下,仍然能 纪,油气勘探技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模拟检 够维持较高的油气储量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波器发展到数字检波器,数字磁带记录将成为历史, 2 地震数据采集 能够适应海量数据记录(万道)的高速磁盘记录逐 渐成为主流,常规三维观测向宽方位高密度三维观 地震勘探数据采集面对复杂地表、复杂地下地 测发展,与之配套的高精度成像、叠前反演和多信息 质条件、油藏开发,为适应地震资料处理由“叠后偏 融合的解释技术也得到极大地发展,多波地震、时移 移”向“叠前偏移”转变的需要,地震勘探采集技术 地震、井中地震、微地震监测等技术也得到快速发 正在基于叠后观测系统属性分析向叠前观测系统属 展,面向开发针对油藏的各种勘探方法规模化应用 性分析和波动方程正演观测系统设计转变;由较窄 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 。 方位向较宽方位、全方位发展转变;由“野外组合”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通过我国地球物理工作 向“高保真、全波场连续采样”转变;由常规激发向 者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以 Klseis 采集软件, 高效、高保真激发技术转变。 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 GeoEast 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打 转变获得了更丰富、更保真、更清晰的地下反射信 破了国外垄断,成为技术攻关成果的重要的集成平 息,提高了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能力。 台,形成了以可控震源为代表的主流物探装备。 特 2.1 复杂区地震采集技术 别是最近大型万道数字地震仪的研发成功,标志着 2.1.1 沙漠区采集技术 我国地震勘探装备进入了全系列发展阶段。 以中国 针对沙漠区表层疏松、沙丘流动地震波吸收衰 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为主导推出的复杂区一 减严重、干扰强的特点,发展了沙丘曲线调查、表层 体化解决方案“PAI”技术系列品牌,浓缩了40 多年 数据库、初至波静校正方法,配套激发装备技术的进 [收稿日期] 2010-03-03 [作者简介] 詹仕凡(1962-),男,湖南桃江县人,副总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解释技术研究; E -mail:zhanshifan@vip.sina.co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6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