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一 文言文阅读Ⅲ核心突破二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pptx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一 文言文阅读Ⅲ核心突破二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 专题十一 文言文阅读 Ⅲ 核心突破 落实比方法更重要核心突破二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理解,灵活辨析核心内容 导图概览理解必备知识 五类虚词:重点虚词掌握关键能力 准确辨析八个虚词的易混用法练就科学素养(一)  实词推断方法专练练就科学素养(二)  六个高频虚词专练练就科学素养(三)  文言实词和虚词专练理解必备知识 五类虚词:重点虚词文言虚词是区别于文言实词的一个相对概念。这里的“相对”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相对于文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范畴,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二是具体到某一个词,会有虚词的义项,也会有实词的义项,所以不能说哪一个词一定是虚词,它在特定语境中也会作实词的。一、分清五类虚词的词性1.代词代词就是代替词、短语和句子的词。它能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共有三类:(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我、吾、余、予。第二人称:女、汝、尔、而、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厥、彼。(2)指示代词。近指代词:此、是、斯、之、兹、然。远指代词:彼、夫、其。虚指(不定)代词:某、或、莫等。(3)疑问代词:谁、孰、何、奚、曷、胡、恶、安、焉等。教材助解1家祭无忘告乃翁今君乃亡赵走燕豫州今欲何至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秦王恐其破璧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去今之墓而葬焉B.D.A.C.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颜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解析 D项均为代词。A项人称代词,同“尔”,你的/连词,表承接。B项人称代词,你的/副词,居然。C项疑问代词,哪里/副词,多么。2.副词副词是指用来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等的词。主要种类有:(1)表程度:少、稍、略,愈、益、弥、更,最、极、甚、残、太、至、尤、良、大、绝、特、颇。(2)表范围:悉、皆、咸、俱、举、毕、凡,唯、特、徒、独、直、第、但、止、则、仅。(3)表共同:共、同、并、相。(4)表时间:既、已、曾、尝,向、初、曩、始、昔,常、素、雅、恒,方、正、适、会,俄、旋、寻、臾、未几、无何、斯须、既而,急、遽、猝、立、即,将、且、行将,终、卒、竟。(5)表语气:必、诚、信、固、果,不、弗、未、非、靡、亡、否、勿、毋、莫、无,殆、盖、庶、其、得无、无乃、庶几,岂、宁、庸、其。(6)表频率:屡、数、辄、每、频、累,复、更、再、又、亟。(7)表敬谦:窃、辱、伏惟,幸、敢、请、敬、谨。教材助解2其孰能讥之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不出,火且尽户口逃亡且尽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A.C.D.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颜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解析 D项均为副词,将要。A项副词,竟然/副词,才。B项语气词,难道/语气词,一定。C项连词,却/副词,用于加强判断,就是。“相”字的用法“相”字有三种用法:①表示双方既施行同一动作,又都受对方动作的支配或影响,译为“互相”。这是最基本的用法。②表示动作、行为一个接着一个实现,表“递相”意。如“亡国破家相随属”中的“相”,意为“一个接一个地”。③表示偏指,一方发出动作,另一方接受动作,偏指“我”还是“你”或“他”,要视语境而定。如“吴之民方痛心焉……则噪而相逐”中的“相”就是偏指他(毛一鹭)。3.连词连词是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并表示它们之间某种关系的词。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便于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主要有:(1)表并列关系:与、及、而、且、则、以等。(2)表递进关系:而、且、况、尚……况……、非独……亦……,等等。(3)表承接关系:而、以、因、则、遂、即、乃等。(4)表选择关系:如、抑、其……其……、或等。(5)表转折关系:而、然、但、则、虽、顾等。(6)表假设关系:若、苟、如、设、今、而、即、使、纵、诚、令、假令等。(7)表因果、目的关系:以、因、为、而、则、故、是故、是以等。教材助解3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欲速则不达吾尝终日而思矣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B.D.A.C.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颜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解析 A项均为连词,表修饰。B项介词,用,拿/连词,表并列。C项连词,表递进,况且/连词,表让步,尚且。D项连词,表承接,就/连词,表转折,相当于“然而”。4.介词介词是指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合起来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方式、对象的词。主要有于、以、为、与等。教材助解4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为击破沛公军不足为外人道也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拔刀斫前奏案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而耻学于师B.A.C.D.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颜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解析 B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