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第一章人地关系.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四、现代经济条件下人地关系的 实践特征 现代经济条件下,人地关系在实践领域的表现是人们规划生活及社会经济的影响因素,也为理论研究提出新的课题,是人文地理学科理论和方法创新与发展的新的实践基础。 1.现代经济条件 现代经济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关系国际化 2) 市场经济中的区域竞争 3)经济因素的集中度在提高 * 2.人地关系的新实践特征 1)人地关系的网络化 2)资源条件发生区域性变化 3)区域性生存条件的限制性在降低 4)全球的生存条件的限制性在降低 5)区位因素由静态转变为动态 * 五、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1.人地关系中道德关怀概念下的课题 1)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空间演变 2)区域资源调配中的人地关系问题 3)生态足迹的研究 * 以人为本、尊重生命这一主题提醒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时,更应具有人性的关怀——道德关怀。道德关怀就是从人的存在出发,通过对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考查,从人的问题及其境遇中寻找道德判断的依据,从道德层面上实现对人的生存、人的尊严、人的幸福以及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从而使人实现道德认知、约束道德活动、激发道德情感、向往道德自由。 * 生 态 足 迹 “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规划与资源生态学教授里斯(Willian E.Rees)提出。它显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指定的人口单位内(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需要多少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土地(biological productive land)和水域,来生产所需资源和吸纳所衍生的废物。 * 生态足迹通过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量来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比如说一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可以转换为生产这些粮食的所需要的耕地面积,他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可以转换成吸收这些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因此它可以形象地被理解成一只负载着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铁路、农田……的巨脚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脚印大小。它的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就越严重。 * 该指标的提出为核算某地区、国家和全球自然资本利用状况提供了简明框架,通过测量人类对自然生态服务的需求与自然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之间的差距,就可以知道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状况,可以在地区、国家和全球尺度上比较人类对自然的消费量与自然资本的承载量。生态足迹的意义在于探讨人类持续依赖自然以及要怎么做才能保障地球的承受力,进而支持人类未来的生存。 *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2004地球生态报告》 为了让各个国家在占用了多少自然资源上“有账可查”,2004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2004地球生态报告》使用了“生态足迹”这一指标,并列出了一份“大脚黑名单”。 阿联酋以其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和近乎疯狂的石油开采“荣登榜首”———人均生态足迹达9.9公顷,是全球平均水平(2.2公顷)的4.5倍;美国、科威特紧随其后,以人均生态足迹9.5公顷位居第二。贫困的阿富汗则以人均0.3公顷生态足迹位居最后。中国排名第75位,人均生态足迹为1.5公顷,低于2.2公顷的全球平均水平。“但中国人口数目庞大,其人均生态承载能力(即大自然能够给予的消耗量)仅为0.8公顷,生态赤字高达0.7公顷,而全球的平均生态赤字为0.4公顷。”专家们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自然消耗量还将迅速增加,中国的整体生态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 《亚太区2005生态足迹与自然财富报告》   2006年4月19日公布的《亚太区2005生态足迹与自然财富报告》显示,亚太区人民耗损资源的速度接近该地区自然资源复原速度的两倍,而居住在该地区的人类所需的地球资源比该地区生态系统可提供的资源量高出1.7倍。自1961年到2001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的增长几乎超出了原来的一倍。亚洲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人口最多的区域,其整体生态足迹对全球影响深远,但欧洲人和北美洲人的平均足迹仍比亚洲人高3倍到7倍。在过去的8年里,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比较稳定。 * 2.全球化以后的人地关系 1)空间的网络化:研究资源、技术、人口、发展的空间关系的新模式 2)全球性环境演变对人类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 全球环境变化 区域环境变化 人类活动方式 * 3.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和现代文化的全球性关系

文档评论(0)

彩虹天堂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