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公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能力解读 B级—— 理解,高考要求全面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 内容解读 翻译句子多在文言文阅读试题中考查。也有另外出一段文字要求考生翻译。 句子翻译为高考必考题,所选句子多含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实词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词 通假字 偏义复词 词类活用 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句式 句子的语气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省略句) 三原则——“信”、“达”、“雅” “信”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信”就是准确,不歪曲文意,不遗漏文字,不随意增减意思。 “达”是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的重要要求。“达”就是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没有语病。 “雅”是文言文翻译的较高要求。“雅”即有文采,译文要能表现出文体的特征,作者的风格。 二标准: ⒈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⒉意译为辅文从句顺: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方法点拨: ⒈直译即严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特点,力求表达方法一致。 ⒉意译即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 五步骤 审 切 对译 连 抄 结合上下文通读,把握大意,揣摩出题者意图。 将译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字翻译。 留:人名、地名、官名、年号、庙号、特殊称谓等 删:无实在意义的虚词 调:对于特殊句式,将语序重新调整 换: 补:就是在翻译文言文省略句时,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 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 按照翻译的要求,将草稿纸上的译句誊写在答卷上。 有些文言词语随着时代的演变,词义发生较大的变化 ,翻译时,这些词语必须用现代汉语进行替换,无论如何不能拿古义视为今义 。 第一步:审 结合材料通读句子,把握大意,审文言现象(考点)。 例1:其李将军之谓也。 表推测语气,大概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可不翻译 判断句的标志,翻译为“是” 译文: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1.舆薪 不见, 不用 焉。(《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我)派遣将领守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盗贼进入以及意外事故的发生。 译文:看不见一整车的柴,是因为不肯用视力。 2.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 与 也 。 (《鸿门宴》) 之 为 明 所以 出入 非常 第二步:切 将译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字翻译。 例:寻从破元兵于滁州涧,从取和州,子兴授达镇抚。(《明史 徐达常遇春传》) 译文:不久徐达跟从太祖在滁州涧打败了元兵,又跟从他夺取了和州,郭子兴任命徐达为镇抚。 1.狼度 简子之 去远 。(《中山狼传》) 译文:狼估计赵简子已经离远了。 2.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译文: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道路。 第三步:对译 (一)留 原文中表示国名、年号(干支纪年、纪月) 、地名、人名、物名、官职名等之类的词语应当注意保留下来,不必翻译。 例1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译文: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郡守。 例2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梦溪笔谈》) 译文:元丰年间,庆州地段生长着子方虫,正成为秋田里的害虫。 1.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 也。《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译文:季布的名声更加显著的原因,是曹丘生的传诵啊 。 2.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 译文:景帝认为辕固清廉正直,任命他 为清河王太傅。 (二)删 文言文中常存在一些这样的虚词,它们在句中无实际的翻译意义,仅仅起到语法作用,尽管它们在原句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译句时,却无法用对应的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可剔除不译。 句首发语词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 倒装句式的标志词 句中表停顿的语气助词 音节助词 表敬副词 偏义复词的衬托成分 例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文: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例2.盖当时视他驿为壮。(2005年浙江卷) 译文:(褒城驿)在当时比其它驿站更为壮观。 1.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译文:您因为一个人的赞美而召用我,一个人的诽谤而赶走我,我担心天下有识之士听说这事后,就能够窥测出您的深浅。 2.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 译文:应侯在秦昭王时被重用,与文信侯相比谁更专擅大权(或“更有权势”) ? (三)换 有些文言词语随着时代的演变,词义发生较大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江”,古特指长江,今泛指一般的江河),有的词义缩小了(如“臭”,古泛指一般的气味,

文档评论(0)

老刘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