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研究与仿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

基于MATLAB的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研究与仿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基于MATLAB的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研究与仿真        齐鲁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撰写的成果。设计(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在设计(论文)中加以说明,除此之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齐鲁工业大学关于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毕业设计(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设计(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设计(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设计(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本设计(论文)。 指导教师签名: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PAGE IV PAGE IV PAGE PAGE I 目 录 TOC \o 1-3 \h \u 28484 摘 要 II 5100 第一章 绪论 5 1775 1.1课题研究的意义 5 7312 第二章 通信原理理论基础 6 30865 2.1通信系统的组成及模型 7 10966 2.2系统开发工具MATLAB简介 9 10844 第三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12 27960 3.1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模型 12 4878 3.2抽样定理 12 32320 3.3模拟信号的量化 13 28349 3.4编码 14 28283 3.5基于MATLAB的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仿真实现 15 1358 第四章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21 8609 4.1数字调制与解调原理 21 370 4.2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 22 32268 4.3二进制移频键控(2FSK) 27 17609 4.4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和二进制差分相位键控(2DPSK) 28 18657 4.5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29 18907 第五章 数字基带传输中码间串扰的消除 31 7325 5.1数字基带传输模型 31 27388 5.2码间串扰的产生 32 5342 5.3码间串扰的解决方法 32 23914 5.4无码间串扰系统设计 33 24994 5.5仿真结果及分析 34 27158 参考文献 37 17747 致 谢 38 TOC \o 1-3 \h \u 9640 摘 要 III 30197 ABSTRACT III 3005 第一章 绪论 5 4871 1.1课题研究的意义 5 19764 第二章 通信原理理论基础 7 28862 2.1通信系统的组成及模型 7 2402 2.2系统开发工具MATLAB简介 9 28813 第三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12 30396 3.1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模型 12 7566 3.2抽样定理 13 30636 3.3模拟信号的量化 13 19848 3.4编码 15 28545 3.5基于MATLAB的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仿真实现 16 28253 4.1数字调制与解调原理 22 5406 4.2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 23 459 4.3二进制移频键控(2FSK) 30 30762 4.4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和二进制差分相位键控(2DPSK) 31 586 第五章 数字基带传输中码间串扰的消除 34 29919 5.1数字基带传输模型 34 8242 5.2码间串扰的产生 35 13109 5.3码间串扰的解决方法 36 8363 5.4无码间串扰系统设计 36 29817 5.5仿真结果及分析 38 13681 参考文献 41 19091 致 谢 42 摘 要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对通信系统的要求也就相应的越来越高。一方面,通信系统的功能只有越来越强,性能只有越来越高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开发商又要求通信系统技术研究和产品低成本、高水平和短周期。由于存在这两个相互冲突、尖锐对立的要求,所以需要使用高效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工具和技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idamei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