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毒病的诊断与鉴定精品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电子显微镜技术 与光学显微镜相比,电子显微镜使用光源的波长更短(属于短波电子流),因此分辨率也大大提高(9.9×l 0-11m,比光学显微镜高千倍以上)。但是电子束的穿透力低,样品厚度必须在10~100nm之间。所以电镜观察需要特殊的载网和支持膜,需要复杂的制样和切片过程。 病毒观察最常用的是负染技术和免疫电镜技术。所谓负染,是指通过重金属盐在样品四周的堆积而加强样品外围的电子密度,使样品显示负的反差,衬托出样品的形态和大小。与超薄切片(正染色)技术相比,负染不仅快速简易,而且分辨率高,目前广泛用于生物大分子、细菌、原生动物、亚细胞碎片、分离的细胞器、蛋白晶体的观察及免疫学和细胞化学的研究工作中,尤其是病毒的快速鉴定及其结构研究所必不可少的一 项技术。 * 三、血清学技术 抗血清制备:利用植物病毒衣壳蛋白的抗原(antigen)特性,可以制备病毒特异性的抗血清(antiserum)。先将纯化的植物病毒注射小动物(兔子、小白鼠、鸡等),一定时间后取血,获得抗血清。血清制备的关键是病毒的纯化,纯度高的病毒才能获得特异性强的抗血清。血清反应植物病毒与其血清的反应有好多种,但依据的原理都是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琼脂双扩散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 琼脂双扩散法:在一定浓度的琼脂凝胶中,抗体和抗原互相扩散,在适当的位置形成沉淀;沉淀线的形状说明抗原和抗体的相互关系。 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法:该方法利用了酶的放大作用,使免疫检测的灵敏度大大提高。与其它检测方法相比较,ELISA有突出的优点:一是灵敏度高,检测浓度可达1-10ng/m1;二是快速,结果可在几个小时内得到;三专化性强,重复性好;四是检测对象广,可用于粗汁液或提纯液,对完整的和降解的病毒粒体都可检测,一般不受抗原形态的影响;五是适用于处理大批样品,所用基本仪器简单,试剂价格较低,且可较长期保存。具有自动化及试剂盒的发展潜力。ELISA是实现“快速、准确、经济”检测的最好手段之一 * 四、核酸杂交及PCR技术 血清学技术利用的是病毒衣壳蛋白的抗原性,检测的目标是蛋白。由于核酸才是有侵染性的,仅仅检测到蛋白并不能肯定病毒有无生物活性。因此,核酸检测技术也是鉴定植物病毒的更可靠方法,主要有核酸杂交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比较常用。 核酸杂交主要在DNA和RNA之间进行,依据是RNA与互补的DNA之间存在着碱基的互补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RNA--DNA形成异质双链的过程称为杂交。其中预先分离纯化或合成的已知核酸序列片段叫做杂交探针(Probe),由于大多数植物病毒的核酸是RNA,其探针为互补DNA(complementary DNA,cDNA),也称为cDNA探针。 核酸检测不仅可以检测到目标病毒的核酸,而且还可以检测出相 近病毒(或核酸)间的同源程度。 *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增核酸的有效方法,用于扩增位于两段已知序列之间的DNA 区段。从已知序列合成两段寡聚核苷酸作为反应的引物,它们分别与模板DNA两条链上的各一段序列互补且位于待扩增DNA区段的两侧。反应时,首先在过量的两种引物及4种dNTP参与下对模板DNA进行加热变性。随之将反应混合液冷却至某一温度使引物与其靶序列发生退火。此后退火引物在耐热的洲A聚合酶作用下得以延伸。如此反复进行变性、退火和DNA合成这一循环。每完成一个循环,理论上就使目的DNA产物增加1倍,在正常反应条件下,经25—30个循环扩增倍数可达百万。 PCR扩增在检测标本中病原的核酸序列、由少量RNA生成cDNA文库、生成大量DNA以进行序列测定、突变的分析等方向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 五、物理化学等特征 在植物病毒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不同的病毒对外界条件的稳定性不同,这便成为区别不同病毒的依据之一。随着新病毒种类的发现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人们也逐渐认识到这些物理特性在区分不同病毒中的局限性。 1.稀释限点(Dilution End Point,DEP) 保持病毒侵染力的最高稀释度,用10-1,10-2,10-3……表示,它反映了病毒的体外稳定性和侵染能力,也象征着病毒浓度的高低。 2.钝化温度(Thermal Inactivation Point,TIP) 处理十分钟使病毒丧失活性的最低温用摄氏温度表示。TIP最低的病毒是番茄斑萎病毒,只有有45℃;最高的是烟草花叶病毒,为97℃;而大多数植物病毒在55—70℃之间; 3.体外存活期(Longevity in vitro,LIV) 在室温(20~22℃)下,病毒抽提液保持浸染力的最长时间。大多数病毒的存活期在数天到数月。 * 4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