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视觉的传导机制.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光线作用于视觉感受器时,棒体细胞与锥体细胞中的某些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它所释放的化学能量,能激发感受细胞发放神经冲动,这就是视觉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对视觉器官来说,具有换能作用的物质叫视觉色素。 棒体细胞的视觉色素叫视紫红质,它由视黄醛和视蛋白构成。视蛋白是一种结构复杂的蛋白质,其化学组成至今不大清楚。视黄醛是一种光敏集团,它的结构近似于维生素A。在光的作用下,视黄醛的形状在变化,化学结构也在变化,这个过程叫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在视紫红质分解过程的后一阶段,出现放能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就能激发神经的冲动。 (三) 视觉的传导机制 电信号从感受器产生以后,将沿着视神经传至大脑。传递机制由三级神经元实现: 第一级为网膜双极细胞: 第二级为视神经节细胞,由视神经节发出的神经纤维, 在视交叉处实现交叉,鼻侧束交叉至对侧,和对侧的颞侧 束合并,传至丘脑的外侧膝状体; 第三级神经元的纤维从外侧膝状体发出,终止于大 脑枕叶的纹区。 视觉的传导中,还有一个现象需要解释。 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互相抑制的现象。 (四)视觉的中枢机制 视觉的直接投射区为大脑枕叶的纹状区,这是实现对视觉信号初步分析的区域。 与纹状区邻近的另一些脑区,负责进一步加工视觉的信号,产生更复杂、更精细的视觉。如认识形状、分辨方向等。 感受野的研究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休伯和威塞尔等对视觉感受野的系统研究,对解释视觉的中枢机制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视觉感受野指网膜上的一定区域或范围,当它们受到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网膜上的这个区域就是这些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网膜上一个较小的范围成为外侧膝状体上一个细胞的感受野。由于若干个外侧膝状体细胞共同会聚到一个皮层细胞上,因而皮层细胞的感受野是网膜上的一个更大的区域。 皮层细胞的感受野具有对抗性质的两个区域:开区和关区。 休伯和威塞尔把皮层细胞分为简单细胞、复杂细胞和超复杂细胞。根据感受野的研究, 休伯等人认为,视觉系统的高级神经元能够对呈现给网膜上的、具有某种特性的刺激物作出反应。这种高级神经元叫特征觉察器。高等哺乳动物和人类的视觉皮层具有边界、直线、运动、方向、角度等特征觉察器,由此保证了机体对环境中提供的视觉信息作出选择性的反应。 大细胞通路和小细胞通路 视觉系统存在两条通路。大细胞通路(M 通路);小细胞通路(P通路)。大细胞通路从网膜A型神经节细胞经丘脑外侧膝状体最内两层的大神经元,到达初级视皮层(V1)的4B区,再到达二级视皮层(V2)的粗条纹区,其功能为分析运动(V3,V5)和深度(V5);小细胞通路从网膜B型神经节细胞经过外侧膝状体靠外四层的小神经元,到达初级视皮层(V1)的色斑区和色斑间区,再到达二级视皮层(V2)的细条纹区,其功能为分析颜色(V4)和形状(V3、V4)。 与这两条通路相联系的是两个不同的视觉功能系统――运动系统和色彩系统。前者处理物体运动时的形状信息,主要与运动有关;后者处理特定波长的信息,主要与颜色有关。 三、视觉基本现象 光线的基本特性有:波长、强度、空间分布和持续时间。我们的视觉系统在反应光的这些特性时,便产生了一系列视觉现象。 (一)明度 1.明度与视亮度; 明度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主要是由光线强弱决定的一种视觉经验。一般来说,光线越强,看上去越亮;光线越弱,看上去越暗。 注意:明度不仅决定于物体照明的强度,而且决定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物体表面 的反射系数越大(最大为1),看上去就越明亮。 另外,光强与明度并不完全对应。 视亮度指从白色表面到黑色表面的感觉连续体。它是由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决定的,而与物体的照度无关。物体表面的反射率高,显得白;反射率低,显得黑。举例:不论在强烈日光下还是在昏暗灯光下,黑煤看上去总是黑的,这是由物体表面的反射率决定的。 2.明度的绝对阈限与差别阈限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视觉系统能够对大约从10-6烛光/平方米到107烛光/平方米的光强作出反应。超过107烛光/平方米的光强,对人眼有破坏作用;低于10-6烛光/平方米,人眼就不能觉察了。所以, 10-6烛光/平方米是视觉系统明度的绝对阈限。 明度的差别阈限在光强为中等强度时,合韦伯定律,即K=ΔI/I,其数值近似于1/100。在刺激极弱时为100/100在光刺激极强时,韦伯比值ΔI/I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