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物工程分析的基础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生物工程分析的基础知识 2.1 概述 2.2 分析样品的采集、制备及保存 2.3 样品的预处理 2.4 生物工程分析的评价 1.误差及分析方法的选择 2.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 2.1 概述 1.样品分析流程: 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 样品预处理 成分检验与分析 数据处理 整理报告 2.2?分析样品的采集、制备及保存 2.2.1 样品的采集 1.定义: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代表性的部分样品作为分析样品的工作。 2.正确采样,必须遵守的原则:代表性 (一).采集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能反应全部被测生化产品的组份,质量和卫生状况;(正确划分取样单元和确定取样点是十分重要的) (二). 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质。 1.颗粒状样品(粉状生化产品) 对于这些样品采样时应从某个角落,上中下各取一类,然后混合;用四分法得平均样品。 2.半固体样品(如蜂蜜,稀奶油) 用采样器从上中下分别取出检样混合后得平均样品。 3.液体样品 液体样品,先混合均匀,用吸法分层取样每层取500ml,装入瓶中混匀得平均样品。 4.小包装的样品 对于小包装的样品是连包装一起取(如罐头,奶粉)一般按生产班次取样,取样数为1/3000,尾数超过1000的多取1罐,但是每天每个品种取样数不得少于3罐。 5.不均匀的样品 6.生物活性样品的采集: (1)生物材料的采集尽可能地接近正常状态下获得组织和器官。必须快速,及时速冻、低温保存 (2)血样采集用得较多的方法是静脉采血 (3)尿样通常取在规定时间内的尿液 (4)唾液采样一般是在漱口后15 min,收集口内自然流出或舌在口腔内搅动后流出的混合唾液 2.2.2 样品的制备 1.样品的制备目的:使样品充分代表待测样品的性质 2.样品的制备 (粉碎、混匀和缩分)方法: ①摇动或搅拌(液体样品,浆体,悬浮液体)???? (用玻璃棒、电动搅拌器、电磁搅拌) ②切细或搅碎 (固体样品) ③研磨或用捣碎机 目前一般都用高速组织捣碎机进行样品的制备。 2.3 样品的预处理 一. 预处理目的: 排除测定干扰因素;浓缩测定物质 (1)提高灵敏度和降低检测限 (2)提高测试精度 (3)提高方法的选择性 (4)使样品易保存和运输 (5)延长测试仪器的使用寿命 二. 样品预处理的评价准则: (1)是否能最大限度地除去干扰物 (2)被测组分的回收率是否高 (3)操作是否简便、省时 (4)成本是否低廉 (5)对人体和环境是否产生影响 三.预处理方法分类: 1.溶解法 2.蒸馏法 3.有机物破坏法???? ①干法灰化?? ②湿法消化 4.溶剂提取法 ①溶剂分层法②浸泡法③盐析?????? 5.色层分离法 6.其它的生化分离提纯技术 2.5 误差及分析方法的选择 一.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 在研究一个分析方法的好坏时,通常用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三项指标评定。此外还考虑线性和线性范围、耐用性、选择性等。 二.实验误差的表示方法 (4)数据理论评估标准偏差 质量控制图 在工业生产的质量控制和日常分析测试数据的有效性时,常用质量控制图。 三. 提高分析精确度的方法(控制和消除误差的方法) 1. 正确选取样品的量 2.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3. 对照实验 4. 空白实验 5. 回收实验 6. 校正仪器和标定试剂 7.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8. 水质的要求 水质的要求 由于普通蒸馏水含有CO2,挥发性酸、氨和微量元素金属离子等,所以进行灵敏度高的微量元素的测定时往往将蒸馏水作特殊处理,一般采用硬脂全玻璃重蒸一次,或用离子交换纯水器处理。 四.分析方法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1.分析要求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 2.分析方法的繁简和速度 3.样品的特性 4.现在条件 作业题: 1.分析样品进行分析时的通常程序是什么? 2.评价分析方法的好坏标准有哪些? 3.选择分析方法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4.名词解释: 精密度 准确度 回收实验 空白实验 对照实验 变异系数 5.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按消化措施分: 1. 敞口消化法 2. 回流消化法 3. 密封罐消化法 4. 微波消解法 2.3.3.3 微波消解法 又称为“微波辅助化学消解” 使用程序化的微波湿法消化器,系统可以程序升温,先脱水,然后湿法消化,同时可控制真空度和温度,与马福炉相比缩短了灰化时间,如面粉的微波湿法灰化只需10~20min。对于植物样品(除铜的测定外),用微波系统灰化20min就足够了,而要得到类似的结果,用马福炉则需要40min~4h。  (三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