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中山病例讨论.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中山病例讨论.ppt

病理读片 临床资料 女性,14岁 头痛5年,加重1周,伴呕吐3天。 CT MRI MRI MRI+C Your Diagnosis? 定位:四脑室内 定性:肿瘤 髓母细胞瘤? 室管膜瘤? 胶质瘤? 脉络膜乳头状瘤? 其它 术中所见 肿瘤位于四脑室内 淡红色 血供不丰富 分叶状 边界清晰 病 理 脉络膜乳头状瘤 脉络膜乳头状瘤 (Choroid Plexus Papilloma) 发生于脉络丛上皮 占颅内肿瘤的0.4% ̄0.6%;儿童脑肿瘤的2% ̄4%; 1岁以下脑肿瘤的10% ̄20%。 50%位侧脑室,40%位四脑室,5%位三脑室,另5%多个部位。 位侧脑室者,50%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男=女 位四脑室者,0 ̄50岁都可发生,男女 可位于脑室外,CPA、鞍上、额叶、松果体、小脑等。 肿瘤分叶状,典型的位于侧脑室三角区。 肿瘤的阻塞及过度分泌CSF造成脑积水和颅内压增高。 WHO Ⅰ级 脉络膜乳头状瘤 (Choroid Plexus Papilloma) CT表现: 平扫:高密度或等密度,24%见钙化,出血、囊变可见。 增强:多为较均匀的明显强化,少数强化不明显 或略有强化。 脉络膜乳头状瘤 (Choroid Plexus Papilloma) MRI表现: 信号无甚特征性 T1W:等或低信号 T2W:高信号 常见的脑室内肿瘤 室管膜瘤 室管膜下瘤 中央神经细胞瘤 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脉络膜乳头状瘤 脉络膜乳头状癌 脑膜瘤 转移瘤 脉络膜乳头状癌 (Choroid Plexus Carcinoma) 恶性,占脉络丛肿瘤的20%。 多发生于婴幼儿。 肿瘤内坏死多见致密度(信号)不均,脑室外侵犯多见, 常伴脑白质内血管源性水肿。 脑积水的发生率低于脉络膜乳头状瘤。 WHO Ⅲ级 5年生存率26%-50%(脉络膜乳头状瘤为100%)。 室管膜瘤 (Ependymoma) 发生于脑室壁的室管膜细胞 占神经上皮肿瘤的3% ̄9%;儿童脑肿瘤的6% ̄12%; 3岁以下脑肿瘤的1/3。 各种年龄都能发生,无性别差异。幕下多见于儿童, 幕上年龄偏大。发生于四脑室平均6岁,发生于幕上 平均18-24岁。 脑室内型,58%发生于四脑室,其余位侧脑室和三脑室。 幕上者,脑室外型更多见,囊变多见,复发和脑室外侵犯多见。 WHO Ⅱ级 室管膜瘤 (Ependymoma) CT表现: 平扫:等密度,钙化常见(40%-80%)。 增强:实体部分明显强化,强化不均匀。 室管膜瘤 (Ependymoma) MRI表现: T1W:等信号 T2W:高信号 信号不均(钙化、出血、囊变) 室管膜下瘤 (Subependymoma) 发生于脑室周围室管膜下胶质层 50%以上发生于四脑室,其次为侧脑室。 82%发生于15岁以上人群,中老年多见。 脑室外侵犯少见,复发率低。 WHO Ⅰ级 室管膜下瘤 (Subependymoma) CT表现: 平扫:等-低密度,31%有钙化,18%有囊变,出血少。 85%有脑积水。 增强:不均质强化。 室管膜下瘤 (Subependymoma) MRI表现: T1W:低信号 T2W:高信号 强化形式多样,不强化、轻微强化或明显强化。 髓母细胞瘤 起源于后髓帆的原始上皮细胞 占颅内肿瘤的1.84%-6.54% 主要发生于小儿,其次为青年人,成、老年人中十分少见。 男性多于女性 肿瘤富于细胞和血管,较少发生大片坏死,囊变和钙化更少见。 可发生CSF通路的转移 平均病程半-1年 髓母细胞瘤 CT表现: 常位于蚓部,凸入、压迫或闭塞四脑室,引起阻塞性脑积水。 平扫:略高密度,少数等密度,密度较均匀。 囊变坏死少,钙化少。 增强:多均匀强化。 髓母细胞瘤 MRI表现: T1W:低信号 T2W:等或高信号 室管膜下瘤 室管膜下瘤 侧脑室最多见,常见原发肿瘤:肾、肺 T1W低信号,T2W高信号,强化明显 等到高密度 常见于成人 转移瘤 常位于侧脑室三角区,WHOⅠ级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