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史专题.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秦史專題 丁一川 06年春 與通史的區別:與先秦關係重大的事件,人物進行講解。諸如關於文明的起源、早期國家形態,政體演變,法律、國家、人民。按問題進行講解。小論文占三分之一至四十分。期末開卷考試,占百分之六十。 參考書: 呂思勉 《先秦史》。寫作早,論述紮實。但寫得早,新觀點少,對史料掌握豐富。 對於史前這塊: 徐旭生 《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從古史傳說出發,從材料到觀點都有一定判斷和取捨。從考古的角度去看待中國早期文明和歷史。另外還有 蘇秉琦 《中國文明起源新探》對於中國早期文明有很多啟發。粗線條的瞭解文明起源的問題。 對於三代: 張光直 《中國青銅時代》、《商文明》 關於西周史: 楊寬 《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主幹為其五六十年代的古史新探這樣的書。 許倬雲《西周史》 其人為華裔美國學者,觀點較新, 關於春秋史: 童書業 《春秋史》 其人為顧頡剛的弟子。在史料上下了大功夫。常年幫助顧頡剛先生編講義等。其字數並不多, 戰國史: 楊寬 《戰國史》 對於整個古史的考辯: 王國維《古史新證》 顧頡剛《古史辨》 徐中舒《先秦史論稿》 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 裘錫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 吳榮曾《先秦兩漢史論集》 《新中國的考古發現與研究》 第一講 緒論 疑古的是非 說到疑古,起源于宋代辯偽疑經。對古代史書保有懷疑態度。到了清代以後,經學中今文經學一派對史料重新審查。到了清末,康有為、廖平從疑經角度對古史進行重新判斷。康有為《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但是他的疑經並不是要反孔子,而是要尊崇古代經典。而後世出現了很多幹擾經書的書籍。因而對古書採取懷疑態度。進入二十世紀,這種態度成為一種傳統。 顧頡剛自己也承認受康梁影響。以上是疑古出現的一個學術背景。顧頡剛的思想也與五四的時代思想有關。講求破和立。顧頡剛於是採取對古史的懷疑和批判。這個時期,新式學說引進中國,各種觀點、主義來到中國。西方學術方法提供了疑古派武器。《古史辨自序》中,詳細講述了顧頡剛思想的形成。最後他提出“層累地造成了中國的歷史”這樣的“層累說”。時間越往後,歷史的內容越放大。比如說“禹是一條蟲”。本身是帶有神意特點,刻於器物之上,之後人格化和帝王化。隨著時間的後移,這樣的故事越發出現。他認為這都是根據時代需要和對古史的認識而逐漸形成的。後來發生了信古派和疑古派的辯論。一派者有傅斯年、錢玄同,包括胡適。辯論之中,他提出了“東周以上無史”。西周以上多為神化傳說而非歷史。根據當時可信的史料史書,童書業只能寫春秋史。疑古在當時成為先秦史的主流。包括郭沫若也繞不開疑古。使過去盲目信從史料的狀況得以改觀。人們運用史料時,比如尚書,人們只好先辨其真偽,再作論述。 但是它的負作用也十分明顯。他認為東周以上不可信,使得先秦史被一刀切。東周以上的歷史被虛無化。它在國外的漢學界影響也很多。劍橋中國史的先秦史始終寫不出來。也因為很不可信。 另一方面,他的觀點仍然具有價值。問題出在做過了。矯枉過正了。晚年他主要就做西周史。他與助手劉起玗重新開始整理尚書。 對疑古的反思和批判。 疑古派從方法上也有問題。比如層累說忽視了隨著時間過程材料的丟失問題。隨著考古的發展,疑古派的很多觀點都已經站不住腳。 對於疑古的批駁反思幾乎在疑古派建立的時候就一直都有。疑古派熾熱的時候也是中國考古學發展的時候。甲骨文的出現,商代故城的發現,有力地證明瞭古史。《史記》中夏商周本紀與甲骨文多有印證。殷本紀中帝號與甲骨文幾乎都對得上。(《殷蔔辭所見先公先王考》)。用實證證明瞭東周以上歷史是可信的。疑古開始被打倒。王國維的二重證據法《近二三十年中國新發現之學問》強調要重視考古。他要求搞古史要用地下的文物資料和地上的文字資料相互印證。於是成為顧頡剛他們從古書到古書這種方法的重大突破。雖然王國維沒有批判過顧頡剛,但他們確實是兩種路數。王國維關於三代的東西,重全新的角度來闡述。經常提及的《殷周制度論》,便是他對古史的宏觀理解。對後來先秦史的構想,影響非常大。 對疑古衝擊最大的乃是考古學。很多時候不限於地下文字資料,很多實物都證明瞭東周以上有史,而且提高了東周的文明程度。當年馮友蘭在古史辨第六冊中提出從信古——疑古——釋古。疑古的主要作用就是重新審查史料。 到了八十年代。實際上七十年代以來,中國考古學發展猛進。70年代以後有一個質的變化。大量考古遺址,地下文字資料很多都涉及先秦史料史書。而且很多能和經書對上。於是顧頡剛他們對古書判死刑成為冤假錯案。比如說《文子》、《孫子兵法》的出現,說明西漢、戰國之前這些書就有了。 到了九十年代,走出疑古時代成為一種口號和要求。這種是非還沒有解決。很多時候,古書並不是非真即偽,例如論語的形成便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並不因為有後面的東西而否定書的真實性。很多古書春秋就開始寫,以後不斷的添增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