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条件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课题一 燃烧的条件 教 案 单 位 遵义县团溪镇中学 姓 名 梅 本 辉 课题1 燃烧的条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燃烧概念和条件; ②学会通过实验来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并运用其来解释生活中一些相关的现象。 ③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 ②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作用; ③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②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及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燃烧的条件 三、教学难点? 归纳燃烧的条件,利用燃烧条件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归纳法、讲授法 五、教学用具 酒精灯、棉布手绢、坩埚钳、酒精、棉球、镊子、蜡烛、烧杯、木条、煤块、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课】魔术:烧不坏的手绢 将20mL的95%的酒精与10mL的水混合。把一块棉布手绢浸入配好的混合液中,浸入后取出,轻轻拧干,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绢。手绢表面迅速燃烧起来,熄灭后,手绢并没有烧坏。 【教师】想揭晓这个魔术的真正面纱,就让我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 【讲述】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有关燃烧的事例,请同学们归纳总结一下,并填写在书上P92 事例 观察到的现象 镁条的燃烧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物质生成 铁丝的燃烧 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固体生成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色的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燃烧反应的特征可归纳为:发光、放热、化学反应 【板书】燃烧的定义: 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教师】那接下来我们通过几个实验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将分别蘸有酒精、水的小棉花球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 ,观察现象 蘸有酒精的小棉花球燃烧起来了蘸有水的小棉花球没有燃烧 物质具有可燃性 【2】点燃两支蜡烛,其中的一支罩在玻璃杯下,观察小蜡烛的燃烧情况 小蜡烛慢慢的熄灭 燃烧需要有充足的氧气。 【3】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木条和煤块 ,观察现象 木条比煤更容易点燃 温度要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板书】燃烧一般需要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揭晓谜底:手绢并没有烧坏的原因 手绢上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分别为水蒸气和酒精燃烧。整个过程中虽然酒精燃烧产生了大量的热,但水变成水蒸气带走了大部分的热量,所以手绢的温度无法达到它的着火点,因此没有被烧坏 【教师】 如何来证明燃烧的条件的确是由以上三条,缺一不可? 【设计实验】“水火相容实验”观看视频 ?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并放入用金属盖装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如上图所示),观察现象。 ?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 【小结】燃烧的定义和燃烧的条件 【练习】练习题 八、课后作业 P99 2、6 九、板书设计 课题1 燃烧的条件 1、定义:燃烧是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2、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