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微波电路导论(第二版)第3章匹配理论.ppt

射频微波电路导论(第二版)第3章匹配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常使用的调配电路是在销钉基础上形成的螺钉调配器(单螺钉等效单枝节和三螺钉等效三枝节), 基本结构都是在宽边中央打孔插入销钉,外加传动或锁紧装置形成的。 2. 同轴线匹配电路 同轴线的销钉调配就是在外导体上插入螺钉。在小功率时使用尚可,大功率时不能使用。 大功率下,销钉处会打火。大功率时匹配元件用串联或并联枝节实现,如图3-17 所示。 ?图 3-17 同轴线串联、 并联短截线 波导销钉和同轴枝节匹配器都可以看作枝节匹配的具体形式,都可用圆图或软件设计。工程实际中,直接用网络分析仪或测量线检视系统驻波,逐个调整螺钉也是一个比较直观的方法。 微带,波导或同轴匹配电路的实验调整是必要的。从样件设计、 试制到技术稳定成熟有一定的过程。即使成熟产品,每批材料不同,加工工艺差异,也需要适当的调整。 3.6 微波网络参数 3.6.1 四个参数的定义 如图3-18 所示,按电流和电压、 入射波和反射波两种信号关系描述双口网络。 图 3-18双口网络的参数定义 1. [Z]、[Y]和[A]参数 由网络端口处的电压电流关系,可得[Z]、 [Y] 和[A]参数。 U1=Z11I1+Z12I2 U2=Z21I1+Z22I2 即 I1=Y11U1+Y12U2 I2=Y21U1+Y22U2 即 阻抗参数[Z]的物理意义为 I2=0, 2端口开路 I1=0, 1端口开路 I2=0, 2端口开路 I1=0, 1端口开路 (3-31) (3-30) 导纳参数[Y] 和传输参数[A]的物理意义也可用同样的方法求得。 [Z]、[Y] 和[A]参数对特性阻抗或特性导纳的归一值为[z]、 [y] 和[a](经常会用到)。 2. [S]参数 端口的电压等于入射波加反射波,电流等于入射波减反射波。二倍入射波等于电压加电流,二倍反射波等于电压减电流, 即 U=a+b I=a-b 2a=U+I 2b=U-I (3-32) 散射参数[S]定义为 b1=S11a1+S12a2  b2=S21a1+S22a2 即 散射参数[S]的物理意义为 (3-33) a2=0, 2端口匹配 a1=0, 1端口匹配 a2=0, 2端口匹配 a1=0, 1端口匹配 (3-34) S11和S22是两端的反射系数,S12和S21是两端之间的传输系数。 3.6.2 四个参数之间的转换 射频/微波工程中,散射参数[S]使用最多,因为端口反射系数概念清晰,容易测量,端口之间的传输系数就是衰减或增益,便于工程使用。但是网络级联时,使用[A]参数很方便,多个网络[A]参数相乘就是整个网络的[A]参数。这就需要在[S]和[A]之间进行转换,通常是把每个网络单元的[S]变为[A],相乘后得到整个网络的[A],再变为[S]。考虑归一化参数,[z]=[Z]/Z0, [y]=[Y]/Y0, a11=A11,a12=A12/Z0,a21=A21/Y0,a22=A22。下面给出[z]、 [y]、 [a]、 [s]间的变换关系。 1. 已知[z] (3-35) (3-36) (3-37) 2. 已知[y] (3-40) (3-39) (3-38) 3. 已知[a] 4. 已知[s] (3-44) (3-45) (3-46) 两端口网络的四个矩阵的之间的变换有软件可以使用。工程中尽可能使用这些软件,减少手工计算,以免出错。 步骤三: 根据电路选用元件的不同,可有四种形式,如图 3-8(b)、 (c)、 (d)、 (e)所示。其中电感及电容值的求法如下: (3-19) 图3-8 T型匹配电路及其具体形式 设计实例: 设计一个工作频率为400MHz,带宽为40MHz的50~75Ω的T型阻抗变换器。  步骤一: 决定工作频率fc=400MHz,负载Q值=400/40=10,输入阻抗Rs=50Ω,输出阻抗RL=75Ω,Rsmall=min (Rs,RL)=50 Ω。 步骤二: 参考图3-8(a),按公式计算出Xs1、Xp1、 Xp2及Xs2: R=Rsmall (Q2+1)=5050 Xs1=QRs=500 Xs2=Q2RL=610.8 步骤三: 根据电路选用元件的不同,可有四种形式, 选用图3-8(b)所示电路。 其中电感及电容值的求法如下: T型匹配电路的最后结果如图3-9所示。 图3-9 T型匹配电路设计实例 3.3.3 П型匹配电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