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9届一轮复习专题-仿写正确使用修辞手法.pptx

高2019届一轮复习专题-仿写正确使用修辞手法.pptx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七 仿写(含修辞手法)LOREM IPSUM DOLOR2018卷2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材料:奋斗 团结 梦想建强国谋复兴 御外侮卫家国 脱贫困奔小康垦田拓海 开天辟地 守望相助 抗灾治水 逐日奔月 同舟共济【参考答案】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解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的能力。仿写的句子涉及到内容、句式、修辞、衔接,不仅要综合运用语法、修辞的知识,还要分析所给关键词之间的关系。仿写时,每句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具有的某种精神。根据材料所给定的内容,可以确定要表达的精神内容,将相关的内容和精神划分为一组,按照给定的句式,写出完整的句子即可。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设向 反问起兴 对比 衬托 双关 委婉 讳饰 互文 用典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解读《考试说明》: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向、反问 )1. 外延方面要弄清是哪“九种”从三个方面把握:2. 内涵方面弄清什么是“正确运用” 3. 能力方面要达到哪个层级要求解读《考试说明》:能力方面要达到的层级要求—— ED.表达应用 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题型:仿用、扩写、续写中修辞手法的运用E.鉴赏评价 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题型: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辨析与鉴赏 题型及趋势:1,诗歌鉴赏 2. 现代文大阅读 3,作文1、修辞手法的判定(2014 北京 )填入下句方格中恰当的一项是( )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A 万户杨柳依依B 千家喜气洋洋C 春回爆竹声声D 春来微风缕缕(2016 江苏)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B 人皆可以为尧舜C 化干戈为玉帛D 情人眼里出西施修辞格基本知识二、比拟一、比喻四、夸张三、借代六、排比五、对偶七、反问、八、设问九、反复1. 比喻 打比方,比喻的喻体与本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而且两者必须要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种情况,是不是比喻: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一、同类相比。二、表示猜度。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三、表示想象。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在祖国建设的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像雷锋等。 四、表示举例。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种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下面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劳动人民,才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B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C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D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1. 比喻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等形式。明喻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暗喻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厚障壁了。 借喻比起北国的秋来,(南国的秋)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博喻比喻的种类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成了水墨山水。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种类明喻暗喻借喻本体喻词喻体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1. 比喻 作者把荷花的似有似无的清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以听觉写嗅觉才能感到的事物,准确而形象地表现了荷香似有似无,忽有忽无的特点。修辞格介绍 通感:一种特殊的比喻——感觉间的互相沟通。 雪在下,像小夜曲,又像交响乐;像二胡奏出的悲怆哀婉的老歌,又像钢琴弹出的激昂有力的新曲。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宋 · 秦观《浣溪沙》)? 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刘白羽《长江三峡》)? 1. 比喻比喻的作用⑴化平淡为生动 ⑵化深奥为浅显 ⑶化抽象为具体 ⑷化冗长为简洁 运用比喻应注意的几点⑴比喻必须鲜明地表达出思想感情⑵本体和喻体必须是具有相似点的不同事物⑶做比喻的事物要常见、易懂 ⑷比喻要力求做到新鲜、生动 1、葛朗台看到饰有金子的梳妆匣,“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