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水特大桥转体连续梁施工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MERGEFORMAT 6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铁路桥涵基本设计规范》(TB10002.1-2005);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5-2010J1167-2011);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年版);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TB10015-2012J1586-2013); 《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汇编》(2012年第2版);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下册)》(TB10401.1、TB10401.2);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 《武汉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武铁运[2013]18号); 《新建大冶北至阳新铁路站前工程施工图富水特大桥(40+72+40)m连续梁转体体系设计图》(大冶北至阳新铁路施(桥)-21-Ⅱ); 现场施工调查资料及本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 严格按照工期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及进度,确保本标段工期目标的实现。 紧紧围绕施工关键线路组织施工,综合分析各种施工条件,实现工程整体协调推进。 充分考虑季节性施工对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影响,确保安全。 强化施工装备和技术力量,组织配套的机械化施工作业,提高施工生产效率,加快工程施工进度。 采用适中的施工强度指标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对各种不可预见因素留有充分的工期回旋余地,并在施工中注意均衡生产、文明施工。 1.3编制范围 新建大冶北至阳新铁路富水特大桥135#~138#墩桩基、承台、墩身、(40+77+35)m转体连续梁施工。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富水特大桥135#-138#转体连续梁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综合农场附近,上跨既有武九铁路,采用(40+77+35)m转体连续梁一次跨越武九线。孔跨布置见图2-1。 图2-1肤水特大桥135#-138#转体连续梁孔跨布置示意图 2.1.1结构设计情况 136#、137#主墩基础为双层钢筋混凝土六边形承台,承台高7.05m(上下两层分别为2.55m和4.5m)。承台基础为7根φ2.2m桩基,承台转体结构由下转盘、球铰、上转盘、转体牵引系统、助推系统等组成。 下转盘是转体重要支撑结构,布置有转体系统的下球铰、撑脚的环形滑道、转体牵引系统的反力座、助推系统等。上转盘设有6组撑脚,每个撑脚为双圆柱形,下设钢走板。在整个转动过程中,上转盘以受压为主,根据自身结构外形,布置多层钢筋网及抗剪钢材、钢筋。下球铰上镶嵌聚四氟乙烯滑动片,上、下球铰间填充黄油聚四氟乙烯粉。 墩身采用圆端形实心墩,墩高18、17.5m,墩身纵向长9m,横向宽4.2m,墩顶及墩底设梗胁过渡。 转体连续梁全长153.2m,计算跨径40+77+35m,0#段梁高6.0m。 跨中主梁部分为曲线梁,挡砟墙内侧净宽9.0m,梁顶面宽11.2m。 主梁在152m的1/2长度内共分10个梁段及3个合拢段,其中0#段长度11m,1#段-8#梁长3m,9#梁-10#梁段长3.5m,合拢段长2m,边跨直线段长2.1m。 主梁构造:梁部为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单箱单室斜腹板,0#段梁高为600cm,边跨直线段梁高为331cm。 2.1.2 该段铁路为武九铁路阳新特大桥,桥高约4.5m-5m。既有双线铁路线间距为13.4m。新建铁路与既有线夹角为35°,现场对136#、137#墩与营业线路位置关系进行了实测勘查,既有武九铁路下行接触网回流线距137#墩身最近点有2 表2-1新建桥与既有桥位置关系表 墩号 墩柱与接触网立柱净距(m) 新建梁底与既有轨面净距(m) 备注 136 5.71 10.742 137 2.45 10.462 图2-1连续梁转体施工与阳新特大桥接触网位置关系图 2.1.3 (1)水文地质 本桥135#~138#墩位于水田内,地表水发育,主要补给为地表径流补给及大气降水补给,常年水量较充沛。地下水较发育,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水,水位随季节影响而变化。 桥址区地表水化学环境作用等级为T2,地下水化学环境作用等级为H2。 (2)气象条件 线路所经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热,雨量充足,夏季多暴雨,九、十月雨量较小,常呈干旱现象(以地形影响为主)。由于海洋来的暖气受庐山、幕阜山所阻,被迫升腾而造成地形雨。沿线年平均降雨量为1390mm~1450mm之间,年最大降雨量为2165mm~2503mm之间。24小时最大降雨量为260.9mm(1953年9月3日 夏季炎热,年平均气温为17.7℃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