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与抑郁焦虑关系的识别与处理_知识点.ppt

头晕与抑郁焦虑关系的识别与处理_知识点.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头晕与抑郁焦虑关系的 识别与处理 XXX医院 头晕的概述及临床表现 01 头晕的发病原因 02 精神心理性头晕的识别 03 精神心理性头晕的处理 04 目录 CONTENT 头晕的概述及临床表现 01 目录 CONTENT 头晕(眩晕)的概念 1972年,Drachman和Hart将头晕(眩晕)定义为非特异性的一组症状。依据症状性质和可能的病因学线索分为以下4种: 眩晕(vertigo):患者睁眼感到天旋地转,闭目舒服’常伴恶心及呕吐,是三维空间的视空间障碍,常见于外周前庭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 失衡(imbalance/disequiliblium/unsteadiness):患者感到走路不稳,感觉有“踩棉花感”,常于站立和行走时出现,是平衡障碍,多由神经系统疾病引起,常见于深感觉障碍、周围神经疾病、共济失调、视觉障碍、神经变性性疾病、双侧前庭病变等。 晕厥前(presyncope/near faint):患者感到眼前发黑、站立不稳、要摔倒的感觉,可伴有出冷汗、心悸,多由心血管疾病引起,常见于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低血糖、贫血等。 非特异性头重脚轻(light-headness/woozy/giddy):患者主诉为头昏或头沉,常见于精神因素、急性前庭疾病恢复期、内科疾病或药物相关。 2009年Barany协会提出了首个前庭症状国际分类共识,该分类把前庭症状分为头晕、眩晕、前庭视觉症状和姿势性症状4类。 头 晕(眩晕)——概述 精神心理性眩晕诊断的发展 2014年, ICD-11草案提出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的概念 BRANDT T.Neurology,1996,46:1515-1519. BRANDT T.J Neurol,1994,241:191-195. BRONSTEIN A M.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1995,59:472-476. BRONSTEIN A M.J Neurol,2004,251:381-387. STAAB J P,RUCKENSTEIN M 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7,133:170-176. 概念 CSD的核心特征是:持续非眩晕性头晕或主观性平稳失调≥3个月;空间运动不适≥3个月;视觉性眩晕;无活动性躯体疾病或使用可致眩晕的药物;脑影像学检查正常;平衡功能测试结果正常或非特异性正常。 CSD的伴随特征有:神经质或恐惧;可因器质性或精神性疾病加剧,如神经耳科疾病、其他躯体疾病:偏头痛、头外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律失常,精神性疾患:惊恐发作;合并症:预期性焦虑、恐惧回避、一般性焦虑症。 头 晕——慢性主观性头晕(CSD) 精神疾患相关的眩晕/ 头晕是一个不断更新的概念,曾有不同的命名,如恐惧性姿势性眩晕,视觉性眩晕,持续性位置感觉性头晕,近年来更多称为慢性主观性头晕。 其特征以慢性非旋转性头晕为主要表现形式,亦可表现为不为外人觉察的主观不稳感,同时对运动刺激敏感性增高,不能耐受精细视觉或复杂的视觉刺激,前庭功能检查没有代偿不全的证据,患者通常有易患的人格特质,如敏感、焦虑、情绪不稳定、神经质。 《眩晕急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 年3 月第27 卷第3 期Chin J Emerg Med,March 2018,Vol.27,No.3 神经耳源性CSD 精神源性CSD 交互性CSD 前庭神经急性损伤或其他类似的发作性眩晕症(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之前,患者也无焦虑障碍病史,焦虑完全是神经-耳科疾病诱发的 患者无前庭疾病病史,在原发性焦虑障碍病程中出现头晕。 占CSD的1/3。 出现头晕症状之前,患者已有焦虑障碍病史,或患者个性气质有焦虑易感性。 慢性主观性头晕(CSD)——分类 Ruckenstein, M. J. and J. P. Staab(2009). ClinNorth Am 42(1): 71-77, ix. 来源:《眩晕领域应重视精神心理性眩晕》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年第30卷第12期 一项发表于《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精神病学杂志》(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14 Jun 24)的横断面研究,由慕尼黑工业大学心身医学及心理治疗系的Lahmann C等开展,旨在评估大样本中头晕及眩晕患者存在精神科共病及社会心理功能受损的状况。 研究于2010年5月-2012年6月之间进行,共有860名受试者符合入组条件,最终入组的547名受试者来自慕尼黑大学医院德国眩晕及平衡障碍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xian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人从事教育还有多年,在这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