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史208 丛书.pdf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装书库 中国史地 通史 中国全史 208 史仲文 胡晓林 主编 十、传统哲学的更新 民国以来的新文化运动,一方面给传统中国哲学以沉重打击,另一方面 则将西方哲学大量引进国内,20年代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中科学派在声势上的 胜利,30年代中期哲学领域中唯物派与唯心派之间的论争,都说明五四后相 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现代西方哲学比之传统哲学更多地赢得了中国人的信仰。 与此同时,思想界一些人物或从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的角度,或从中西文化结 合创造新哲学的角度,力图对传统哲学加以改造和更新,以使其适应现代社 会需要。20年代梁漱溟、梁启超等对传统思想的宣传和重新探讨,实际上开 启了这种改造的端绪。而三四十年代冯友兰、贺麟、熊十力等人哲学体系的 完成,则反映了传统哲学更新的成果。此外,蒋介石、陈立夫等人从政治需 要出发提出的哲学理论,也带有明显的糅和传统与西方哲学的特点。 (一)冯友兰的“新理学” 冯友兰 (1895—1990年)字芝生,河南唐河人。民国元年 (1912年)入 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部读书时,由对逻辑的兴趣激发了学哲学的志向,民 国四年 (1915年)入北京大学哲学门,民国八年 (1919年)入美国哥伦比亚 大学研究院攻读哲学,民国十二年 (1923)获博士学位,先后接受实用主义、 新实在论的影响。归国后,长期从事哲学史、哲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民国二 十八年 (1939年)他出版了奠定其哲学体系基础的著作 《新理学》,其后, 陆续出版 《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 等著作。这些著作合称为 “贞元六书”,构成了冯友兰哲学的主要体系,也 ① 使冯友兰本人 “成为抗战期中,中国影响最广,名声最大的哲学家”。 冯友兰的哲学是借鉴西方的逻辑分析方法,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改造创 新。他 “尽力追朔他的学说如何系‘接着’而不是‘照着’程朱、道家、魏 ② 晋玄学及禅宗,发挥推进而来,有集中国哲学大成的地方” 。他希望自己的 ③ 新理学 “一方面是程朱理学的重光,一方面又是一个现代底哲学系统”。所 谓 “新理学”,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新理学》一书,二是指冯友兰整个哲 学思想体系。 《新理学》一书可谓“新理学”体系的总论。该书分为10章: 分述 “理、太极”;“气、两仪、四象”;“道、天道”;“性、心”;“道 德、人道”; “势、历史”;“义理”;艺术;“鬼神”;“圣人”。其中 对 “理、太极”;“气、无极”的阐述构成全书,亦即他整个哲学体系的核 心思想。他认为任何事物之所以成为事物,必依照 “理”,必依照 “气”。 “理”的全体叫作“太极”,“气”或“真元之气”叫作“无极”。“理” 是指“某种事物之所以为某种事物者”,类似事物存在的原则;“气”是“‘一 切事物’所以能存在者”,类似事物存在的根据。由无极之气到太极之理的 中间是 “流行”的事物的世界;反过来说,事物的世界有两重内容:一是万 事万物本身构成的 “实际”,它由 “底料”之气造成;一是万事万物各具之 ① 贺麟: 《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 年3 月版。 ② 贺麟: 《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 ③ 冯友兰: 《新理学问答之二》,《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四集第三册。 ① 理的 “理世界”和“实际”世界共同构成的“真际”。这样,“理在真际中, ② 不在事物内,也不在心内” 。理只是形而上学之物,冯友兰的《新理学》所 讲的正是一种哲学的,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