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小 说.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指导方针: 一国两制 成功实践 香港问题 澳门问题 由来: 1842年《南京条约》 1860年《北京条约》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条件: 意义: ①翻开了 ②洗刷了 ③提供借鉴 解决步骤: ①1984年 ②1997年 ①1987年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②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台湾问题新发展 ①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后,停止炮击金门 ②两岸“三通”限制放宽 ③民间的探亲、观光、投资经商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增加 ④1992年在“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上达成共识 ⑤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⑥2005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基础知识梳理 探究提升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政策的异同 权利 措施 相同 权利 本质 不同 港澳问题 台湾问题 项目 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属内政问题,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干涉。 港澳问题则是历史遗留问题,涉及国际关系。 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港澳则派驻中国人民解放军 设立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 第一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 一、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二、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 基础知识梳理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49年—50年代中期) 外交形势: (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以阵营冷战对峙; (2)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军事包围、政治孤立、经济封锁等孤立政策。 外交方针: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外交政策: (1)“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清除帝义在华残余势力,取缔帝义在华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有利于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我国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 (3)“一边倒” 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这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于处于孤立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 基础知识梳理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49年—50年代中期) 外交形势: (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以阵营冷战对峙; (2)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军事包围、政治孤立、经济封锁等孤立政策。 外交方针: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外交政策: 外交成就: (1)1949年中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2)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型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拓展提升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外交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地位 影响 特点 目的 内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大外交方针 比较项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以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 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 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分阵营 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保障了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 逐渐得到国际社会认可,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 基础知识梳理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49年—50年代中期) 外交形势: (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以阵营冷战对峙; (2)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军事包围、政治孤立、经济封锁等孤立政策。 外交方针: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外交政策: 外交成就: (1)1949年中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2)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型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1954年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4)1955年参加亚非国际会议——“求同存异”。 拓展提升 2、“求同存异”方针 “求同存异”方针是周恩来为了粉碎帝国主义的阻挠、破坏而提出来的。 “同”,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曾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二是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异”,是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有所差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 基础知识梳理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49年—50年代中期) 70年代的外交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原因: ①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③中国在内政、外交上成就显著,国际地位提高。 ②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 标志: 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