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治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露醇在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有效 甘露醇常规20%溶液125/250ml静滴,6-8小时一次 大面积脑梗,水肿明显,有占位效应的应用 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可与甘油果糖,呋塞米联合使用),注意电解质紊乱 脑梗塞2-5天为水肿高峰期 (二)出血转化 推荐意见:(1)症状性出血转化:停用抗栓治疗等致出血药物(Ⅰ级推荐,C级证据);与抗凝和溶栓相关的出血处理参见脑出血指南。 (2)可于出血转化病情稳定后7~10 d开始抗栓治疗;对于再发血栓风险相对较低或全身情况较差者,可用抗血小板药物代替华法林。 在病情趋于平稳的情况下又突然加重,应及时行头颅CT检查确诊 脑梗死出血转化发生率为8.5%-30%,其中有症状的为1.5%-5%。心源性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占位效应、早期低密度征、年龄大于70岁、应用抗栓药物(尤其是抗凝药物)或溶栓药物等会增加出血转化的风险。 (三)癫痫 给药推荐意见: (1)不推荐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 (2)孤立发作1次或急性期痫性发作控制后,不建议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 (3)脑卒中后2~3个月再发的癫痫,建议按癫痫常规治疗,即进行长期药物治疗(Ⅰ级推荐) (4)脑卒中后癫痫持续状态,建议按癫痫持续状态治疗原则处理(Ⅰ级推荐)。 常用药 丙戊酸钠—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 卡马西平—单纯性及复杂性局限发作 乙琥胺—防止小发作(失神发作) 地西泮(安定)—癫痫持续状态首选 (四)吞咽困难 (1)建议于患者进食前采用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估(Ⅱ级推荐,B级证据)。 (2)吞咽困难短期内不能恢复者早期可插鼻胃管进食(Ⅱ级推荐,B级证据),吞咽困难长期不能恢复者可行PEC进食(Ⅲ级推荐,C级证据)。 (五)肺炎 推荐意见:(l)早期评估和处理吞咽困难和误吸问题,对意识障碍患者应特别注意预防肺炎(Ⅰ级推荐,C 级证据)。 (2)疑有肺炎的发热患者应给予抗生素治疗,但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生素(Ⅱ级推荐,B 级证据)。 感染应早期预防,但不预防性给抗生素 适当体位,经常翻身扣背,防止误吸以预防肺炎 尽量避免留置尿管,必要时可间歇性导尿 (六)排尿障碍与尿路感染 推荐意见:(1)建议对排尿障碍进行早期评估和康复治疗,记录排尿日记(Ⅱ级推荐,B 级证据)。 (2)尿失禁者应尽量避免留置尿管,可定时使用便盆或便壶,白天每2小时1次,晚上每4 小时1次(Ⅰ级推荐,C级证据)。 (3)尿潴留者应测定膀胱残余尿,排尿时可在耻骨上施压加强排尿。必要时可间歇性导尿或留置导尿(Ⅳ级推荐,D 级证据)。 (4)有尿路感染者应给予抗生素治疗,但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生素(Ⅰ级推荐)。 (七)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E) 推荐意见:(1)鼓励患者患肢尽早活动、抬高下肢;尽量避免T肢(尤其是瘫痪侧)静脉输液(Ⅰ级推荐)。 (2)对高风险者可预防用药肝素或阿司匹林(Ⅰ级推荐,A级证据)。 (3)可联合加压治疗(长筒袜或交替式压迫装置)和药物预防DVT,(Ⅰ级推荐,A级证据)。 (4)对于无抗凝和溶栓禁忌的DVT或肺栓塞患者,首先建议肝素抗凝治疗,症状无缓解的近端DVT或肺栓塞患者可给予溶栓治疗(Ⅳ级推荐,D 级证据)。 高龄,严重瘫痪,房颤为危险因素 预防DVT、PE首选低分子肝素4000IU皮下注射,1-2次/日 下肢突然肿胀者怀疑DVT 体征:①患肢肿胀②压痛③Homans征④浅静脉曲张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诊断DVT的首选方法 DVT脱落致肺栓塞死亡的可能性大 对于急性下肢DVT为防止血栓脱落引起肺梗塞,卧床时间为1~2周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早期康复 早期预防再发 常用分型 TOAST分型法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最新: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 心源性栓塞型(CE) 小动脉闭塞型(SAA) 其他明确病因型(SOE) 不明原因型(SUE) OCSP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规划(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 OCSP 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 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 后循环梗死(POCI) 腔隙性梗死(LACI) 分水岭梗死 大脑中动脉梗死 丘脑出血 在临床上最实用的是急性期确定梗塞部位及大小的分型,然而在早期,尤其是在3~6小时的复流时间窗内,常规CT和MRI不易显示梗塞灶及确定范围。 按解剖部位分为大脑梗塞、小脑梗塞及脑干梗塞,其中大脑梗塞有可分为: 1. 大梗塞:超过一个脑叶,5cm以上。 2. 中梗塞:小于一个脑叶,3.1 ~ 5cm。 3. 小梗塞:1.6 ~ 3cm。 4. 腔隙梗塞:2cm以下。 5. 多发性梗塞:多个中、小及腔隙梗塞。 各型脑梗死的治疗 1. 大

文档评论(0)

微微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