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笔记.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古代文学笔记 1.神话:关于神的故事,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一般是民间的集体创作,神话都是想象的或是幻想的,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山海经》是保存我国远古神话最多的一部书,共十八篇,分《山经》五篇和《海经》十三篇,内容记载各地的物产风俗等。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初叶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即国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一百六十篇,主要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雅分大小雅,是宴会时所用得乐歌,有诗一百零五篇,颂是祭祀祖先、歌功颂德所用的乐歌,有诗四十篇。《诗经》形式上基本采用的是整齐的四言诗,隔句用韵,常用双声、叠云、叠字来拟生状貌传情。它是我国文学的起点,其文学性和思想性在我国乃至世界上都有很高的地位。它创作表现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推动作家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疾苦,而不仅仅把诗歌当成消遣的工具;创作时所采用的赋比兴手法成为后人创作时的典范。所谓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即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即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这些主要的艺术手法为后人所继承发展,在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意境说”的行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经学家过分强调诗歌的政治功利性,把文学当成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和手段,抹煞了诗歌对美的表达本质,这种观念对后人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比如说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创作就受影响较大,这种理论推迟了中国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而诗歌理论者提倡写讽喻诗的目的是帮助统治者治理好国家,所以他们认为是个是“发乎情,止乎礼仪”、“温柔敦厚,怒而不怨”的,这种理论对塑造具有东方色彩的以 “含蓄内向、矜持不露”为特征的民族性格的形成起到不小的作用。总的来说,《诗经》毕竟是中国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影响和作用是极其深远的。 《诗经》的思想内容主要分四种:一、社会政治诗,主要是对生活愤懑忧伤,抒发感慨,对政治或赞美或讥讽抨击的作品。它们或是下层人民抨击政治,或是官吏对政治表示不满,或是抒发生活郁闷和人生忧伤,或是称颂执政者。二、情爱诗。《诗经》的精华在《国风》,而国风中又以情爱诗最为精彩动人,中国诗歌爱情主体的描写传统,正是从《诗经》起源的,情爱诗不仅数量多,而且描写也极为生动精彩,反映当时社会和情感生活的恨多侧面。三、史诗。《诗经》中的《大雅》中有《生民》等五篇最著名的史诗,轮廓性地勾勒出州民族的发祥、发展、兴旺的历史,无愧为周民族的一部英雄史诗。四、农事诗。最著名的是《七月》,它以相当长的篇幅叙述了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并记载了当时的农业知识和生产经验。汉代传《诗经》有四家:齐鲁韩赵,齐鲁韩三家汉武帝时就已列为学官,毛诗晚出,未得到皇家承认,而毛家说诗,与其余三家又不同,“训诂多用于尔雅,事实多联系左传”,阐释古怪拗口,崇尚用典,称为古文,其余三家称为今文。 3.楚辞:一、是指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时所用的诗歌体裁,是《诗经》之后的一种新诗体,代表作就是屈原的《离骚》,故后人又称骚体。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地方色彩,语言参差,长短不齐,篇幅一般也比较长,结构跟《诗经》相比更为庞大。二、是一部诗集名,是西汉刘祥把屈原等十六人的词赋经过编辑而成的一部诗集。 4.《吕氏春秋》是秦朝宰相召集门客集体创作的作品,包括六论、八览、十二纪,后人又称吕览。它取材很广,包括春秋以来的各派思想,运用和新创了许多语言故事,用不同的语言表述不同的思想观点,使行文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又能以事实说理,平实畅达,有很强的说服力。代表篇章:《贵公》、《去私》、《察今》等。 赋:一种散文和诗交融产生的文体,是受楚辞直接影响而产生的新的文学体裁,相对辞来说,它的抒情成分比较少,着重于夸张的铺叙和描写。代表作品有贾宜《鹏鸟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上林》等。 5.司马迁《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全面记载了三千多年来的政治、文化、经济多方面的发展过程,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它的主要思想倾向是不虚美,不隐恶。作者带着先进的历史观和无畏的批判精神,站在一个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相对可观的角度上讲述历史,他承认官逼民反,甚至对汉高祖刘邦,他也是功过分明;他还大胆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热情赞扬了劳动人民的反抗,例如《酷吏列传》和《陈涉世家》。更为难得的是,司马迁并不以等级地位、身份处境作为历史任务的评价标准,这样就使《史记》更加客观。严格地说司马迁并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但他的作品却含有一些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文学上,《史记》是一部成就

文档评论(0)

hkfgmn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