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的演变及发展趋势的启示》-毕业论文.docVIP

《劳动力的演变及发展趋势的启示》-毕业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 劳动力的演变及发展趋势的启示 关键词:劳动力演变 发展趋势 预测 启示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从城乡分布来看,2008年末全国城镇人口60667万人,占总人口的45.68%,农村人口72135万人,占总人口的54.32%。近年来,由于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人口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因此,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和合理规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通过对劳动力数量的预测,制定相应的政策,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劳动力规模的演变 从宏观角度出发,劳动力供给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到就业,也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发展战略的选择。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工浪潮的出现,使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股潮流不断发展壮大,对城乡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和城乡二三产业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劳动力流动,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城市化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稳步增长,其中农村劳动力在1990年迅速增长,到1997年开始逐渐下降,城市劳动力增长速度逐渐加快,这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速度不断提高。劳动力转移并不是中国特定时期出现的特殊现象,对于一个正在经历迅速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从农村、农业转向城市和非农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时,因国民经济结构变化而引起劳动力配置改变造成的人口大变迁。21世纪中叶,我国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城市人口就要占到总人口的50%以上,这意味着在21世纪初期,至少要有6亿以上的农业人口走进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流动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起步和发展阶段(1978-1988年) 这一时期,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地少人多的矛盾开始凸显,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寻求发展多种经营和二、三产业,乡镇企业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1984年以前,劳动力转移主要以省内转移为主,到1985年以后,开始了跨区域流动,迎来了全国农民工转移的第一个高潮。据统计,1984-1988年,农村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平均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年均转移规模多达860多万人,其中1984年和1985年,农村新增的非农就业劳动者分别达到1238万人和2430万人。 (二)三年徘徊期(1989-1991年) 这一时期,国家对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压缩银行贷款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对经济发展出现的一些不良问题进行治理和调整,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乡镇企业也由此受到影响,导致一部分农民工又返回到第一产业。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的调研,这三年间,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增加仅290万人,年均转移规模为100万人,非农产业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重由1988年的21.5%下降到1991年的20.7%。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发展时期(1992-1998年)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国家大力支持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鼓励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这一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增速快、规模大,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的跨省流动的“民工潮”。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的调查,1992-1996年间,平均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超过800万人,年均增长8%。其中,1993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净转移到非农产业人数占当年农村总劳动力的比重达到 6.9%,净增规模达到1900万人。 (四)全面有序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 各项政策、法律、法规着重进行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步取消了针对农民工的进城限制和不合理收费,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打破了用工界限和城乡户籍管理的二元壁垒,为农民工合理流动创造了良好环境,提高了农民工的社会地位。近年来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据劳动保障部门数据显示,1998年以后,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每年约500万人,2002年转移农村劳动力达9400万人,2003年超过1亿人。到目前为止,每年大约有1.2-1.5亿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 未来中国城乡劳动力数量预测 为了更系统地分析我国劳动力的数量变化趋势,本文把劳动力分为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采用时间序列预测法,以农村劳动力变化分析为例,所引用的农村就业人员数据来自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由于我国农村就业人数波动既不是随机的,也没有一个固定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因而本文采用传统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从历年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就业人员在1997年以前呈现递增趋势,在1997年以后,虽然个别年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咪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