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存在问题集以及建议.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根据《澄迈县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建设美好新海南”大研讨大行动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县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我局以“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这一课题开展了调研和讨论,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美丽乡村建设基本概况 2013-2015年,我县以褔桥带、罗美带、永美带等三条美丽乡村带为重点,全面推进县镇两级美丽乡村建设,共投入建设了19个县级美丽乡村和29个镇级美丽乡村。根据《 五年实施计划》,我县71个行政村列入名单,其中,2016年已建成19个美丽乡村,2017年计划建设30个美丽乡村。其中农业部把敦茶村、罗驿村、龙坡村列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海南省将敦茶村、罗驿村和美朗村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大美村等15个村落先后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美朗村被评为海南十大最美乡村之一。我县被全国新农村建设中心评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我县7个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我县全域旅游建设夯实了基础,积极推动落实省委刘赐贵书记提出的“日月同辉满天星”建设目标,对我县加强生态保护、改善民生工程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编制与实际建设中产生的矛盾。一是责任主体不清。我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规划编制由县住建局负责,建设指导由县农委办负责,建设主体由各镇政府负责,三者平时工作难以衔接。二是土地私有化突出。由于村庄闲置土地已被农户占用,编制规划时建设项目的选址因为与农户之间发生矛盾,致使项目落地有难度,有些美丽乡村在建设过程中因为土地问题无法协商而再三调整规划,影响了建设周期和进度。有些项目最终无法落地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二)主题不突出,特色不显著。一是规划编制和设计时间周期短,规划和设计单位没有深入了解当地历史文化、人文地理等情况,致使在编制规划时定位不准确,使得美丽乡村带主题不突出,未能充分发挥连片成带的聚集效应。二是原来村庄自然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较差,规划的重点主要放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硬化、绿化上,没有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千篇一律的特色品牌,缺少风貌特色。三是“空心村”和荒废破败房屋不易拆除,农村危房改造效果也不显著,有新居无新貌的现象比较突出。 (三)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一是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组织能力欠缺,村集体经济薄弱,不能有效地调动群众主动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导致“干部在干,群众在看”、“干部干得一身汗,群众还说风凉话”,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二是“等靠要”思想严重。美丽乡村建设中,等上级部门安排、靠县、镇组织实施,要上级拨款,主动作为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四)资金整合不到位。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不能单靠政府的投入,而应整合各部门的涉农资金统筹投入,但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一是“应整尽整”较难。一些涉农部门的项目在实施地点、开工地点、开工时间、操作程序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要求,无法把项目和资金整合到美丽乡村建设中统筹使用。二是社会融资困难。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很多美丽乡村还处在边远地区,无法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引进社会资金的注入、企业投资都要考虑成本和效益回报,帮扶、捐赠、捐建以及其他社会投入资金量非常有限。 (五)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发展投入不大、后劲不足。我县绝大多数美丽乡村都是基础型的建设,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主要是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直接投入产业发展的资金较少,甚至没有。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业、旅游等产业项目投资回报期长,较难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目前,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大多依赖政府财政投入,企业投入相对较少。一方面是投资总量有限,只能优先满足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配套;另一方面是产业发展类投资较大,我县农村大多集体经济薄弱,合作社不发达,农民收入低,相对发达地区的多渠道投入有明显差距。 (六)后期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资金链中断。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千村百镇”工程规划,今后几年乃至一个时期,美丽乡村建设的数量越来越大。我县美丽乡村建设目前仍处于建设阶段,但普遍的现象是重建设,轻管理,随着建设的数量增多和时间的后移,所需后期管护费用也不断增多。后期管护费用包括公共服务设施的电费、维修费;农村清洁化工程日常保洁、清运费;农村饮水、公共道路、亮化绿化日常管理维修费用;污水管网维修及日常处理费用等,都是后期管护的常态化开支,预计每个行政村每年至少需投入20万元以上,才能基本保证各项设施正常运转,功能正常发挥。但目前我县还没有这笔费用的投入,后期管护举步艰难。 (七)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县被国家列入传统古村落保护村庄不少,传统古村落中心区已划是保护红线,有些传统古村落已打造成美丽乡村。目前的现实是,农户所居住的房屋由于建成年代已久,部分已形成危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