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第四版)第一章.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第四版)第一章

* * * * * * * 2、凝固点降低 凝固点:物质的固、液两相蒸汽压相等时的温度。 纯水的凝固点(273K)又称为冰点。 溶液的凝固点:指刚有溶剂固体析出时的温度。 △Tf=Tf0- Tf 和沸点升高一样,对于难挥发性的非电解质溶液,凝固点降低亦正比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式中△Tf 为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 Tf0为溶剂的凝固点, Tf 为溶液的凝固点。 凝固点降低法具有灵敏度高、实验误差小、重复测定溶液浓度不变等优点。 a.可以测定溶质的相对分子量。 b.利用凝固点降低的性质,用盐和冰的混合物作冷却剂。 例如采用NaCl和冰,温度可以降到–22oC,用CaCl2·2H2O和冰,温度可以降到–55oC。 扩散和渗透现象 1)扩散:指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 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 不同浓度气体,溶液等均可发生扩散现象。 2)渗透:若在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之间,加上一种薄膜(半透膜)这种通过半透膜进行的扩散称渗透现象。 可作为半透膜的物质:细胞膜、肠衣、人工制备的火棉胶膜、玻璃纸、萝卜皮等。 3 溶液的渗透压 可以允许小分子自由通过 而不允许大分子通过的薄膜。 渗透压:将纯溶剂与溶液以半透膜隔开时,为维持渗透平衡所需加给溶液的额外压力。 符号:Π 单位:常用Pa或kPa 渗透压 实验证明: 当T 一定时Π∝ c , 当c 一定时Π∝ T 1886年荷兰物理化学家范托夫(Van’t Hoff)通过实验得出稀溶液的渗透压力与溶液的浓度、绝对温度的关系: ΠV = n RT 式中:Π为溶液的渗透压力,V为溶液的体积, n为该体积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T为绝对温 度,c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R为气体常数。 Π = c RT (透析;洗肾) 反渗透:在浓溶液一侧增加较大的压力可使溶剂进入稀溶液(或溶剂)。 依此可实现溶液的浓缩和海水的淡化。 海水 淡水 p P 反渗透法海水淡化 半透膜 小结 性 质 定 义 关 系 式 蒸气压下降 Δp = pBo - pB Δp = pBo xA =K b 沸点升高 ΔTb = Tb - Tbo ΔTb = Kb b 凝固点降低 ΔTf = Tfo - Tf ΔTf = Kf b 渗透压力 Π = cRT 胶体:是一种物质以一定的分散程度 存在的状态。 胶体溶液(溶胶)是由小 分子、原子或离子聚集成 较大颗粒而形成的多相体 系。 高分子溶液:是由一些高分子 化合物所组成的溶液。 胶体分散系 1.3 胶体溶液 分子或离子分散系 (粒子直径小于1nm) 胶体分散系 (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粗分散系 (粒子直径大于100nm) 低分子溶液 (分散质是小分子) 高分子溶液(分散质是大分子) 胶体溶液(分散质是分子的小集合体) 浊液(分散质是分子的大集合体) 最稳定 很稳定 稳定 不稳定 电子显微镜不可见 超显微镜可观察其存在 一般显微镜可见 能透过半透膜 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不能透过滤纸 单相体系 多相体系 溶胶的制备 分散法 胶体磨研磨法; 超声波分散法; 电弧分散法; 胶溶法: 凝聚法 物理法 化学法 溶胶的性质 1 动力学性质——Brown运动 利用超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溶胶粒子的布朗运动, 即不断地作不规则运动。 2 光学性质 ————丁泽尔现象 1869 年,英国物理学家 Tyndall发现: 在暗室中让一束聚光通过溶胶,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上可以看到一个圆锥形光柱,这种现象就称为 Tyndall 现象。 1、当入射光波长粒子直径d时,发生光反射。观察不到上述现象。 2、当入射光波长 粒子直径d时,发生光散射,每个粒子成为一个小光源。可见光波长=400-760nm,胶体粒子直径d=1-100nm,会发生散射,可观察到上现象。 Tyndall 现象产生原因: 3 电学性质——电泳和电渗 电泳管中: Fe(OH)3溶胶向负极移动,说明 Fe(OH)3溶胶中分散质粒子带正电荷。 电泳: 在电场中,分散质粒子作定向移动,称为电泳。 电渗: 胶粒设法固定不动,分散剂在电场中作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渗。 电泳和电渗合称为电动现象。 1.3.3 胶团结构和电动电势 KI 过量 胶团结构 电动电势 ζ是衡量胶粒所带净电荷多少的物理量,吸附正离子为正,负离子则为负 电解质对电动电势影响很大 1.3.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