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绪论及主要理论.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心理学绪论及主要理论.课件.ppt

二、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医学心理学 * (一)医学模式转变 医学模式:医学的主导思想,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并影响医学工作的 结果。也称为医学观。 包括: 健康观、疾病观、诊断观、治疗观等。 * 1.生物医学模式 概念:生物医学模式指仅从生物学角度片面地看待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间转化,而不考虑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对健康和疾病发生的影响 内容:认为健康就是各器官生理功能正常和生物细胞没有损伤;疾病就是微生物侵入人体或组织细胞受到损伤产生病变 * 过去多发病是结核病、天花、鼠疫、血吸虫病、霍乱、伤寒、白喉、猩红热等传染病。 * 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 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如传染病逐渐被控制, 人类死亡谱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而今67.59%的死因是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意外死亡 * 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 2. 人类死亡的前10种原因,与不良生活方式或行为方式有关。 吸烟、酗酒、滥用药物、过量饮食与肥胖、 运动不足和对社会压力的不良反应 行为危险因子 * 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 3.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强。 心理疾病 * 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 4. 对心理社会紧张刺激造成躯体疾病 的中介机制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科技进步 * 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 5. 物质文明发展后,对心身舒适的要求提高, 既要减轻身体痛苦,也要减轻精神痛苦。 *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提出:美国心身医学家恩格尔于1977年根据现代疾病谱已由生物因素单一致病为主的急性传染病谱转变为主要由社会、心理行为和生物因素综合致病的慢性病谱,死因谱也作了相应转变的客观事实,认为生物医学模式需要转变而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 新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整体观: 心身统一观: 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观: 主动调节和适应观: 人或病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神经系统保持全身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活动的统一 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互相联系 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 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的功能活动中有能动作用 * 值得注意 新的医学模式不是否定生物因素的重要性 对单纯研究生物因素这一不合理框架的修正,增加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身体健康是最大的本钱。 身心健康 * 第二章 主要理论 * 第二章 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第二节 行为学习的理论 第三节 人本主义理论 第四节 认知理论 第五节 心理生物学理论 各有道理,侧重点不同 *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说(psychoanalysis)又称心理动力理论,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创立。 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Freud S,1856~1939 * (一)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最重要的发现就是潜意识。 心 理 活 动 三 个 层 次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 能被自我意识所知觉的部分 是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包括本能冲动、痛苦经历 是指当时意识不到,但随时可以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 * 本 我 自 我 超 意 识 前意识 潜意识 图 精神分析理论结构示意图 我 * (二)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 1.本我(id) 存在于潜意识,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生物性本能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 2.自我(ego) 与外部世界交往的通道,是人格中最重要部分,一部分是意识的,一部分处于潜意识 3.超我(superego) 类似于良心与道德,具有良知、理性等含义,大部分属于意识的 * 心理活动水平与人格结构的关系 (ego) (superego) 快乐原则 至善原则 现实原则 各种欲望和冲动 (id) “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中间起协调作用,保持平衡。 “自我” 无法调节时,会产生各种精神障碍和病态行为。 *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超我之间不是静止的,本我是求生存的必要的源动力;超我监督,控制主体按社会道德标准行事;而自我对上按超我的要求去做,对下吸取本我的动力。如果这三种力量不能保证这种动态的平衡,必将导致心理失常。 * 本我缺失,没有动力,就会自杀; 本我薄弱不足,就会抑郁; 本我过强,就会亢奋,无法无天,强奸抢劫。 自我缺失,则不识时务,处处碰壁; 自我过强,则老于世故; 超我过强,道德感过强,连心爱的女人都会让人;超我缺失,则无基础道德习惯 * * 第二节 行为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史上的第二思潮 研究重点是易于观察的外显行为而非主观的深层心理活动。 开创者:美国心理家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