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柱产业、特经济与县域经济发展.ppt

支柱产业、特经济与县域经济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支柱产业、特经济与县域经济发展

支柱产业、特色经济与县域经济发展 学习科学发展观,认识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 孟武建 提纲 基本概念 为什么要发展县域经济 如何发展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科技项目的设计 几个基本概念 产业 支柱产业 特色经济 特色产业 县域经济 产业的定义 主要指经济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 每个部门都专门生产和制造某种独立的产品 每个部门也就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 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整个产业的栋梁,支撑着整个产业体系的发展。 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 是指产业结构中 该产业的增加值在GDP中占有较大比重; 科技含量高;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 产业关联度强,带动系数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作用的关键产业部门 支柱产业的特征 大规模产出,在国内生产总值即GDP中占较大比重,有资料证明,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百分之五以上的,可以叫支柱产业。 市场扩张能力强、需求弹性高,发展快于其他行业 生产率持续、迅速增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 扩大就业。 产业关联度高、长期预期效果好。 节约能源和资源。 特色经济 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因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而形成的特别质量、特定品牌、较大市场占有率、较高社会信誉度、具有某种明显的比较优势,甚至是独一无二意义上的社会经济活动。 特色经济 特色经济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区域优势资源为依托,依靠科学技术和资源的差异性,形成具有规模化、异质化的特色产业群,能将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连接起来,从而带动本行业本地区的发展,同时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终能够成长为本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特色经济的特征 1.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特点。 2.具有有效市场规模优势、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能力 3.具有产业化的特征。 按照市场机制的机理形成特色产业群,由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企业牵头,实行社会化服务、分工协作,使产、加、销、科、工、贸联结为一体,实现利益一体化经营。 4.具有品牌优势。 5.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体。 6.具有动态性。 特色产业的特征 地域性 特色产业的地域性是指特色产业总是依附于一定的空间地域。地域性是特色产业的空间特征。 优势性 特色产业的优势性是指特色产业具有显著的地区比较优势。 层次性 反映了一定层级地域不同特色产业比较优势的强弱以及专业化与地域分工的程度。 县域经济(what)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单元。 县域经济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的特征(what) 1.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但是,县域经济明显不等同于区域经济。 2.县域经济有一个县级政权作为市场调控主体,有一个县级财政,因此,县域经济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温家宝同志指出“农村的发展,县委、政府是关键。”。 县域经济的特征(what) 3.县域经济具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明确。 4.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5.县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的“诸侯经济”,具有开放性。 县域经济的特征(what) 6.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基本单元。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 7.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的发展主题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为什么要发展 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产生的背景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这是“县域”和“县域经济”概念第一次被写进党的文献。自此,“县域经济”被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 2003年3月,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2004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壮大县域经济”;3月,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产生的背景 2005年3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 “十一五”规划建议系统地表述:“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