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性能学)FH0-绪论-材料性能学.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性能学 主讲:付华 石家庄铁道大学 材料科学的核心内容: 五要素(六面体): 成分≠结构 一、《材料性能学》的意义 一、《材料性能学》的意义 (一)《材料性能学》的研究对象 (二)《材料性能学》的任务 掌握各主要性能的基本概念、物理本质、变化规律 及性能指标的工程意义。 了解性能指标的影响因素。 基本掌握改善和提高材料性能指标,充分发挥材料性能潜力的主要途径,失效的基本分析方法。 (三)《材料性能学》的研究方法 (三)《材料性能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材料的力学性能 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内容多, 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谢 谢! * * 三、本课程学习方法? 绪 论 一、本课程的意义? 二、本课程主要内容? 性能 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要素之一, 是材料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一、《材料性能学》的意义 四要素(四面体): 材料组分(成分,组织与结构); 性能property; 生产流程(工艺); 使用效能performance。 材料工程:研究材料在制备、处理、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和各种工程问题。 结构 性能 原子结构,空间结构,组织 一、《材料性能学》的意义 成分 合成与制备 性能 使用效能 结构 组织 2. 高技术依赖于优良的新材料,关注的是材料的各种性能: 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 3.该课程是专业学位(必修)课, 是工程应用、理论研究的基础。 性能property: 使用性(效)能performance: 材料的固有性能 物理 化学(抗氧化性,耐蚀等), 力学(σs,σb,δ等)性能 材料性能property在工作状态下的表观: (受力状态,气氛,温度等) 使用性能:固有性能+产品设计(工程应用) ——寿命,速度,能量利用率,安全可靠。 材料性能的分类: 材料性能的分类: 机械性能(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 工艺性能等; 力学性能:材料在力或环境(介质,T,ξ)共同作用下,显示与弹性和非弹性反应相关或涉及应力应变关系的性能。 在外力作用下,材料变形或断裂过程中 所表现的性能。 工艺(加工)性能: 铸,锻,焊,热处理,机加工等。 物理性能:热、磁、电、光等性能及其相互转换。 2.性能 力学性能 变形、断裂过程, 强度、塑性与韧性等。 物理性能(化学性能) 热、光、电、磁、老化 1.材料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陶瓷) 高分子材料 二、本课程主要内容? 3.两种结构因素 纳观层次:原子、分子层次 微观层次:组织 了解材料性能测试原理、方法及其相关仪器设备。 培养合理选材、用材、开发新材料的基本技能。 材料失效的四大形式: 过量变形(弹塑性)、断裂、磨损、腐蚀 经验法 机理法 相互验证 围绕一个主线 基本概念√ 物理本质√ 影响因素(性能改进) 工程意义√ 指标的测试及应用 (四)本课程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 材料的物理性能 力学性能内容: 1-10章: 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 扭、弯、压、硬度、冲击、 疲劳、磨损、高温等; 11章:材料的强韧化 (小结) 物理性能: 第12-15章: 热、磁、电、光学性能. 《材料科学基础》 第九章 三、本课程学习方法? 《材料力学》: σ-ε曲线,σs,σb,σ-1的意义, 本课程侧重材料性能本质。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 基础知识— 热,磁, 电,腐蚀,电化学等。 前期知识储备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力学》 《物理》 《化学》 《物理化学》 材料 性能 基本概念 物理本质 影响因素(性能改进) 工程意义 指标的测试及应用 抓 住 二 条 主 线 成分 工艺 结构 组织 性能 应用 做好笔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善于总结和整理。 参考书: 束德林主编《金属力学性能》。 《The science and design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James P.Schaffer. 工程材料科学与设计,詹姆斯.谢弗编,余永宁,强文江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王吉会《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 宁青菊《无机材料物理性能》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傅政 《高分子材料强度及破坏行为》,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年 。 考核: 平时成绩占20% 上课:出勤率、听课情况、交流与沟通; 作业:态度、完成情况; 期末考试占80% (开、闭卷结合) 闭卷:基本概念、基础理论; 开卷:综合分析、应用、计算。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