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ppt

第一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一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ppt

1 *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两个根本性变化: 1. 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2. 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问: 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 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 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帝国主义入侵封建国家后,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因素得到一定发展;国家形式上保持独立和主权,而实际上政治、经济都被帝国主义所控制的社会形态. 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1. 西方列强侵略,签订不平等条约,破坏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逐步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中国丧失完全独立的地位,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 中国人民的反抗,西方列强间的矛盾等因素,无法征服和瓜分中国,实行间接统治。中国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拥有一定的主权。 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 大量外国商品倾销,破坏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和城市手工业、农村家庭手工业。中国城乡商品经济发展,给资本住产生造成某些客观条件;地主、商人等投资兴办新式工业,中国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西方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经济压迫,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在农村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依然占优势地位。 熊代表沙皇俄国,虎代表英国, 肠(蛇)代表德国, 青蛙代表法国, 鹰代表美国, 太阳代表日本,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3.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 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3 .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3.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发展缓慢,力量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   6.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三)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1.农民与地主的阶级矛盾激化; 2.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及特点; 3.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特点。 农民与地主的阶级矛盾激化 1. (1)晚清时期,官僚地主兼并土地和剥削农民程度优胜一般地主; (曾国藩—湘系集团、李鸿章—淮系集团) (2)民国时代,各地军阀直接用武力兼并土地; (3)乡村地主迁往城市成为城居地主,兼营土地、高利贷和工商业。一部分地主投资于资本主义工商业,转为资本家;大部分依靠地租剥削生活。 湘军: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湘勇。太平天 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湘军就是在这时发展起来的。曾国藩是湘军的创始者。他将湖南各地团练整合成湘军,形成了书生加山农独特的体制,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军事力量。同时,曾国藩同时也借助了安徽本土力量,发展了淮军,并培养了淮军首领李鸿章。湘军虽然消灭了太平天国,还参与镇压了各地的其他起义,挽救了清王朝,但是重权落入汉族重臣,客观上加快了其灭亡。 湘军在镇压晚清的各地农民起义中迅速成长,使晚清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有“中兴将相什九湖湘”之称,湘军将领及其幕僚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军事舞台的主角。整个湘军系统中位至总督者15人,位至巡抚者14人,其他大小文武官员不胜数。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投入到曾国藩麾下,当时他的幕僚多达三四百人。 除了曾国藩外,还有曾国荃,左宗棠、李续宾、郭嵩焘、李鸿章、刘坤一等等人物,成为晚清历史显赫的一页。洋务运动也主要由湘军人物一手发起。左宗棠因为收复新疆的壮举,更是被誉为民族英雄。 曾国藩、左宗棠和胡林翼被史学界称为“中兴三名臣”。 淮军:晚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邹**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