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与传媒共生效应及其创造方法.docVIP

新词与传媒共生效应及其创造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词与传媒共生效应及其创造方法

新词与传媒共生效应及其创造方法   摘 要:在语言运用上,传媒和新词的产生、运用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共生效应。新词的创造方法主要有缩略造词、词语模格式造词、辞格造词、借用外来词等。   关键词:新词;传媒;共生效应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09)02-0155-04      新词语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的发展导致新词语的大量产生,丰富了汉语词汇。随着传媒的高速发展,传媒所拥有的无可比及的渗透力和覆盖面,使得大众的语言使用权和创造权空前民主化和广泛化,这对汉语词汇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新词新义的层出不穷就是其中最重要的表现。本文所例举的新词语的参照标准是:商务印书馆2003年出版的姚汉铭编著的《新华新词语词典》、2005年出版的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未出现的新词语。本文主要从大众传媒与新词的共生效应和新词的创造方法两方面来探讨当今传媒发展语境下的汉语新词。      一、新词与大众传媒的共生效应      传媒,即传播媒介,特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工具。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两大文明成果,语言文字和传媒的关系最为密切,二者共同具有社会交流工具的本质和职能,它们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类传播信息和思想、感情及文化交流的社会目的,它们又互为工具和媒介,所以二者的发展也必然产生相互推动的作用。李宇明曾指出:“媒体的产生与发展,使语言传播方式进入现代阶段。媒体在向大众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向社会传播语言与语言规范;媒体是一种语言职业,它的语言实践对语言规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媒体具有巨大的语言影响力,主导着今天的语言生活”。[1]33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而新词语则是社会变化最直接的反映者。当代汉语新词语的时间跨度大体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语委语言应用研究所对当代汉语新词语作过一个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当代汉语每年出现1000个左右的语文性新词语,平均每天出现三个[2]。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和整理当代汉语新词语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而且经久不衰。当然我们所说的新词是指“一个新创造的或从其他语言中,从本民族语言的方言词、古语词和行业语中新借用过来的词语,也指一个产生了新语义、新用法的固有词语。”[3]16新词的大量涌现是社会嬗变的产物。每当社会的经济、文化发生重大变革时,就会诱发新词、新义、新用法的大量产生。新词语的活跃程度,是社会活力的指标。传媒的高速发展使得语言使用权和创造权空前民主化和广泛化,能够造词的人多了,造出来的词能够表达出来的机会多了。因而新词新义呈现出千姿百态:有中规中矩的,也有带字母的,带阿拉伯数字的,旧词新用的,嬉戏而生的……这是社会多元化的表现,也是语言价值观多元化的体现。   在自然界,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往往长势不旺,没有生机,甚至枯萎衰败,而当众多植物一起生长时,却能郁郁葱葱,挺拔茂盛,人们把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实际上,传媒语言和新词的产生、运用之间存在着这种共生效应。   一方面,日益增多的新词不仅能够非常自然地被现代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接受和吸纳,而且通常会成为传媒吸引受众、凝聚眼球的主要表达手段和内容。当今时代,大众传媒之间竞争日益激烈,这就必然要求它在语言上能以简短的文字、醒目的形式,吸引读者,激发读者兴趣,将最重要、最有传播价值的内容揭示给受众,从而增加媒介传播的力度和有效度。新词,作为社会发展变化在观念形态上最直接,也是最生动的投射,容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传媒的语言运用中,创造或使用新词可以大大增强传媒的媒介活力以及传播的新鲜感、生动性、吸引力和感召力,使传媒能够更好地贴近社会发展的现实,融入社会,为现代社会服务。   另一方面,现代传媒和传播方式对新词的传播影响巨大,对新词的发展变化起着促进作用。传媒为新词新义提供了滋生和传播的土壤,新词新义会通过传媒扩大其对社会语言的影响力和在社会人群中的认知程度,大大提高因约定俗成而成为新的语言构成要素的可能性。传媒也加速了汉语新词新义的流行或隐退速度。流行和时尚在一定时期内是为相当多的人所追求和追随的,语言的使用也会随着时尚节律的跳跃而变化,生活的流行化、时尚化必然带来语言的流行化时尚化,我们的传媒时刻处在时尚与前卫的潮流当中,因而也是流行语和时尚语的造就者与追捧者。为制造卖点,各种传媒都设法迎合大众的口味,对文艺作品、影视剧及大众口语中的新词新义都能作出及时而迅速的反映。在有着广泛的渗透力和覆盖面的现代传媒的推广“炒作”下,汉语新词新义往往能在短时间内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甚至是“一夜成名”,成为人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