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本科八版2015消化及吸收.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促胰液素 和缩胆囊素 促胰液素——S细胞分泌。盐酸(pH阈值4.5)的刺激作用最强,其次是蛋白分解物及脂肪酸。 作用:1.促进腺泡细胞分泌胰酶;2.促进胆囊平滑肌收缩。CCK可能作用于迷走传入纤维,通过迷走-迷走反射刺激胰酶分泌。 胰液的分泌及其作用——胰液分泌的调节 作用于胰腺导管细胞,引起H2O和HCO3一分泌。 缩胆囊素——I细胞分泌。蛋白分解产物、脂肪酸、盐酸、脂肪为刺激物。 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消化间期——大部分储存胆囊。 消化期——由肝脏或胆囊经胆总管排出。 肝胆汁——金黄色,澄清透明,pH7.4 胆囊胆汁——因浓缩(4-10倍)颜色变深为深棕色,加上HCO3-被吸收,PH 6.8。 正常时,胆盐与卵磷脂形成微胶粒,胆固醇溶解于卵磷脂中两者浓度呈一定的比例。 胆汁的成分——无机成分:水、钠、钾、钙、碳酸氢盐; 有机成分:胆盐、胆色素、脂肪酸、胆固醇、卵磷脂,粘蛋白。胆色素为血红素分解产物,决定胆汁颜色。 胆汁——有色、味苦、较稠的液体。成人每日分泌量0.8——1.0L. 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胆固醇↑→胆石症。 ①做为乳化剂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做为运载工具(胆盐参与形成混合微胶粒),转运脂肪的分解产物吸收; ③中和胃酸和利胆作用(通过胆盐的肠——肝循环刺激肝细胞合成和分泌胆汁。) ②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的吸收。 胆汁的分泌及其作用 ①ACh ③促胰液素 ④ 促胃液素 迷走N 小肠S细胞 胃窦G细胞 胆汁分泌和排放 机械扩张 蛋白分解产物 盐酸>蛋白分解产物>脂肪酸 蛋白分解产物>脂肪酸>盐酸 小肠I细胞 ②CCK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平 滑 肌 收 缩 胆 囊 肠-肝循环 ⑤胆盐 胆汁的分泌及其作用——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小肠液的分泌及其作用 小肠液是十二指肠腺和小肠腺分泌的弱碱性液体。 局部扩张刺激通过内在神经丛或促胃液素、促胰液素、CCK、血管活性肠肽(VIP)等增加肠腺分泌。 小肠液含有水、无机盐、粘蛋白及肠致活酶。1-3L/日。 小肠液的主要生理作用 1.保护作用 2.稀释作用 3.消化作用——肠上皮细胞内含有多种消化酶。如:二肽酶和三肽酶、麦芽糖酶和蔗糖酶。 小肠液分泌的调节 小肠的运动 紧张性收缩 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 分节运动: ①消化液与食糜混合,有利于消化酶消化; 作用: ③挤压肠壁,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 ②食糜与小肠壁紧密接触,分解产物的吸收; 蠕动——很弱,通常仅蠕动3~5cm便消失。 蠕动冲——行进速度快(约2~25cm/s)、传播远 从小肠始段推送到末端,甚至到达大肠。 小肠运动的调节 肌间神经丛——局部反射 小肠的运动——回盲括约肌 也叫回盲瓣,是回肠末端与盲肠环行肌增厚部分。 功能 ①延长食糜停留时间,利于小肠内彻底消化吸收; ②具有活瓣作用,阻止大肠内容物反流。 第五节 肝脏的消化功能和其他生理功能 肝脏,棕红色,包裹在灰白色的包膜中。 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也是体内新陈代谢的中心站,发生的化学反应有500多种。 1/4来自肝动脉,主要供给氧气。 3/4来自门静脉,收集消化道的静脉血主要供给营养。 肝脏的血液供应 占血液总量的14%,成人血流量1.5 ~ 2.0L/m。 肝脏的功能特点 肝脏的主要的生理功能 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糖的分解和糖原的合成、蛋白质及脂肪的分解与合成、维生素及激素的代谢。 肝脏分泌胆汁的功能 肝脏的解毒功能——分泌,蓄积、吞噬等 肝脏的防御和免疫功能 肝脏的其他功能 肝脏具有巨大的功能储备——70 ~80%肝脏被切除,残留的正常肝细胞仍然能够从事正常的工作。并不出现明显的功能紊乱。 肝脏的再生——具有极强的再生和恢复的能力。残余的肝脏迅速恢复,并达到原有大小停止生长。 肝脏功能的储备及肝脏的再生 肝脏不像壁虎的尾巴,不是只要切切就能长回来的,例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 1 大肠液的分泌 2 大肠内细菌的作用 第六节 大肠内消化 3 大肠运动和排便 大肠液的分泌 大肠液的分泌及其作用粘液和碳酸氢盐,还含有少量的二肽酶和淀粉酶,但它们的消化作用不大。 pH约8.3~8.4主要作用是保护肠粘膜和润滑粪便。 1.对蛋白的发酵腐败作用;2.利用简单的物质合成VB和VK。 大肠内细菌的作用 蠕动——稳定向前的收缩波。通常蠕动较缓慢,偶尔会发出一种很快,前进很远的蠕动,称为集团蠕动。通常开始于横结肠,将一部分大肠内容物推送至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集团蠕动常见于进食后,尤其是早餐后60min之内最常发生。 袋状往返运动——空腹时多见,环行肌不规则的收缩。使结肠内容物向两个方向作短距离的位移,但并不向前推进。 分节运动——进食后,是一个结肠袋或一段结肠收缩,内容物被推至下一段的运动。 大肠运动和排便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