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县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建设项目建议书.doc

X县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建设项目建议书.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县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建设项目建议书

XX市XX县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建设 项目建议书 PAGE 22 四川XX咨询有限公司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咨询资格证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 工咨丙 XX市XX县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建设项目 项目建议书 项目编号: 四 川 XX 咨 询 有 限 公 司 二0一0年二月 主 要 编 制 人 员 姓 名 职 称 执业资格 高级工程师 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 工 程 师 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 高级会计师 高级咨询师 工 程 师 咨询师 工 程 师 高级咨询师 助理工程师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名称 XX市XX县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建设项目 1.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承担单位:XX县民政局 项目负责人:XX 1.3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一)项目建设目标 建设功能完备、横向覆盖、纵向贯通,平台间相互衔接、协同运转、科学高效的灾害应急救助指挥体系。 (二)项目建设基本内容 三大基础支撑体系:应急指挥场所基础平台、移动应急指挥平台、基础支撑系统; 4大应用系统:围绕预防、准备、救灾、评估四大循环,搭建4大应用系统。 两大规范体系:包括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 (三)项目建设周期 项目从2010年1月开始,力争2010年12月底完工并投入试运行。建设周期12个月。 1.4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XX县综合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建设项目总投资301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175万元,地方自筹资金126万元。 1.5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1、管理效益 通过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最终实现减灾救灾管理从被动反应式走向前瞻式。 2、社会效益 减灾救灾应急平台的建设,有助于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 减灾救灾应急平台的建设将造福社会、造福百姓。 3、经济效益 减灾救灾应急平台的建设可以大大减少政府和企业部门信息重复采集、节省人力成本、提高信息利用率和时效性,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为上级部门减灾救灾应急平台的建设提供很强指导作用的建设方案,直接降低建设成本。 为减灾救灾应急管理决策提高及时、准确、科学的信息。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的背景 2.1.1 建设单位概况 根据目前民政工作的职能职责,XX县民政局设办公室、优抚安置股(挂“XX县双拥办”的牌子)、救灾救济股(挂“XX县救灾捐赠接收办公室”的牌子)、基层政权股、社会事务股、低保股、社会救助福利中心、殡葬服务站、婚姻登记处、烈士陵园管理所、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 2.1.2 建议书编制依据 (1)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令第526号) (2)《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 (3)《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4)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等5部门《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的通知》(发改厅〔2008〕2952号) (5)《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年度计划的通知》(川发改投资〔2008〕936号) (6)《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7)《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 (8)《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9)《四川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0)《四川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11)《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2)《XX县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13)《XX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2.1.3 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2.1.3.1 XX县自然灾害情况分析 XX县处于四川南部,属丘陵地区是一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地区。各种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许多应急管理制度。这些措施和制度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给予了明确的规定。 2009年,我县属自然灾害偏多年份。33个镇(乡、区)受灾,受灾人口68.012万人次,损坏房屋1766间。 基本特点:7月、8月,我县部份乡镇先后遭受局部暴雨洪涝的袭击;日降雨量最高达208.6毫米。暴雨洪涝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49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0.059亿元、基础设施损失0.786亿元、家庭财产损失0.094亿元。 2.1.3.2XX县救灾减灾情况 1、XX县近年灾害应急管理取得的成绩 县委、县政府对今年发生的各类灾害高度重视,一是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落实抗灾救灾措施;二是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活,确保受灾群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