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ppt课件

5.丙烯胺类(a11ylamine) 特比萘芬(terbinafine)能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合成中所需的角鲨烯环氧化酶,达到杀灭和抑制真菌的作用,口服吸收好,作用快,有较好的亲脂和亲角质性。主要用于甲癣和角化过度型手癣,对念珠菌及酵母菌效果较差。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 6.其他碘化钾(potassium iodide)为治疗孢子丝菌病的首选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少数患者可发生药疹。 (六)维A酸类药物 维A酸类(retinoids)药物是一组与天然维生素A结构类似的化合物。本组药物可调节上皮细胞和其他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对恶性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还可调节免疫和炎症过程等;主要不良反应有致畸、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钙、骨骼早期闭合、皮肤黏膜干燥、肝功能异常等。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可分为3代: 1.第一代维A酸是维A酸的天然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全反式维A酸(all-transretinoic acid)、异维A酸(isotretinoin)和维胺脂(viaminate)。后两者口服对寻常型痤疮、掌跖角化病等有良好疗效。成人剂量为异维A酸0.5~1.0mg/(kg?d),分2~3次;维胺脂50~150mg/d,分2~3次。 2.第二代维A酸为单芳香族维A酸,主要包括阿维A酯(etretinate)、阿维A酸(acitretin)及维A酸乙酰胺的芳香族衍生物。阿维A酯主要用于重症银屑病、各型鱼鳞病、掌跖角化病等,与糖皮质激素、PUVA联用可用于治疗皮肤肿瘤。阿维A酸为阿维A酯的换代产品,用量较小,半衰期较短,因而安全性显著提高。本组药物不良反应比第一代维A酸轻。 3.第三代维A酸为多芳香族维A酸,其中芳香维A酸乙酯(arotinoid)可用于银屑病、鱼鳞病、毛囊角化病等;成人剂量为0.03mg/d晚餐时服,维持量为0.03mg,隔天1次。阿达帕林(adapalene)和他扎罗汀(tazarotine)为外用制剂,可用于治疗痤疮和银屑病。 (七)免疫抑制剂 为一类非特异性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可单独应用,也可与糖皮质激素联用以增强疗效、减少其不良反应。本组药物不良反应较大,包括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损害、诱发感染、致畸等,故应慎用,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 1.环磷酰胺:属烷化剂类,可抑制细胞生长、成熟和分化,对B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强,因此对体液免疫抑制明显。主要用于红斑狼疮、皮肌炎、天疱疮、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等。成人剂量为2~3mg/(kg?d)口服,疗程10~14天,或500mg/m2体表面积每周1次静滴,2~4周为1个疗程,治疗肿瘤用药总量为10~15g,治疗自身免疫病6~8g。为减少对膀胱黏膜的毒性,用药期间应大量饮水。 2.硫唑嘌呤:本药在体内代谢形成6-巯基嘌呤,后者对T淋巴细胞有较强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红斑狼疮、皮肌炎等。成人剂量为50~100mg/d口服,可逐渐加至2.5mg/(kg?d),以发挥最佳疗效。 3.甲氨蝶呤:为叶酸代谢拮抗剂,能与二氢叶酸还原酶结合,阻断二氢叶酸还原成四氢叶酸,干扰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使DNA合成受阻,从而抑制淋巴细胞或上皮细胞的增生。主要用于治疗红斑狼疮、天疱疮、重症银屑病等。 4.环孢素:是由11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多肽,可选择性抑制T淋巴细胞;主要用于抑制器官移植后排异反应,还用于治疗红斑狼疮、天疱疮、重症银屑病等。成人剂量为12~15mg/(kg?d)口服,1~2周后逐渐减量至维持剂量5~10mg/(kg?d),或3~5mg/(kg?d)静滴。 5.他克莫司: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免疫抑制作用机制类似环孢素,作用为其10~100倍。可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红斑狼疮和重症银屑病等。成人剂量为0.3mg/(kg?d),分2次口服,2~4周为1个疗程,或0.075~0.1mg/(kg?d)静滴。 6.霉酚酸酯:可选择性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可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八)免疫调节剂免疫调节剂 能调节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使不平衡的免疫反应趋于正常。主要用于病毒性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皮肤肿瘤等的辅助治疗。 1.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病毒或其诱导剂诱导人体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有病毒抑制、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目前用于临床的人干扰素有α-干扰素(白细胞干扰素)、β-干扰素(成纤维细胞干扰素)、γ-干扰素(免疫干扰素)。成人剂量为106~107U/d肌注,疗程根据病种而定,也可局部注射或外用。可有流感样症状、发热和肾损害等不良反应。 2.卡介菌(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是牛结核杆菌的减毒活菌苗,目前使用的是去除菌体蛋白后提取的菌体多糖,可增强机体抗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