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常用制剂和药物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皮肤常用制剂和药物ppt课件

高血压危险因素评估及防治新进展结核病防治临床技能竞赛防控部分培训老痴呆康复训练系统项目计划书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及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颅脑损伤和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急救护理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 皮肤科常用制剂和药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皮肤科 概述 皮肤病种类繁多,总共2千多种,常见2百多种。 选择合适的药物对症处理很重要。 外用药:药物和剂型 内服药 感染性-抗生素 免疫性-维生素 过敏性-激素 (1)外用药 根据疾病 选择药物 皮损类型 选择剂型 外用药 1)溶液 水和药物制成 功效:清洁,退肿,收敛,清热解毒。 适应症:急性皮肤病渗出、分泌物多 用法:(1)湿敷法 (2)外洗法(洗涤、浸浴、熏洗) (3)涂搽 注意事项:药物过敏;勤换纱布,避免浓度刺激。 代表药物: 0.9%氯化钠溶液、 3%硼酸溶液、 0.1%利凡诺溶液 湿敷方法 2)粉剂——又称散剂 由药物制成粉剂 功效:保护,吸收,蒸发,干燥,止痒。 适应症:无渗出急性亚急性皮肤病 用法: 3-5次/日 注意事项:不宜用于毛发和大量渗液的皮损。 代表药物: 达克宁散。 3)洗剂——又名混悬剂、悬垂剂 由水剂和粉剂混合而成。 功效:消炎,止痒、保护,干燥。 适应症:急性皮炎(丘疹、丘疱疹、红斑) 用法:日数次 注意事项:不宜用于毛发部,凡小儿面部、皮损广泛或发病在冬季,最好去薄荷、樟脑。 代表药物: DBL(复方氯倍他锁溶液) 炉甘石洗剂。 4)酊剂 将单味或复方药物置于酒精或白酒中浸泡。 功效:杀菌,止痒。 适应症:慢性瘙痒性皮肤病;水疱型足癣 用法:1-3次|日 注意事项:皮肤破损、面部、小儿禁用,其次冬季不宜全身性用 药,皮肤刺激、去脂后加重皮肤瘙痒、干燥。 代表药物: DMC(氯倍他锁樟薄搽剂) 红灵酒。 5)软膏 将药物与凡士林等调合制成的即为软膏。 功效:保护,润滑,杀菌,止痒,去痂。 适应症:慢性肥厚皮损,痂、皲裂、苔藓样变 用法:涂抹2-3次|日,封包1次|日,热烘。 注意事项:渗透力强,但油腻容易污染衣物。 代表药物: 金霉素软膏。 6)油剂 用麻油、花生油等植物油加入药物浸泡去渣而成。 功效:保护,润滑,止痒,生肌。 适应症:亚急性皮肤病,糜烂、渗出、鳞屑、脓 疱、溃疡。 用法:外搽2-3次|日 注意事项:油腻容易污染衣物。 代表药物: 红油膏、烫疮油。 7)乳剂(霜剂) 脂肪乳化而成,乳剂可分亲水性和亲脂性(油包水型和水包油型)。 作用:保护,润滑皮肤。 适应症:亚急性、慢性皮炎。 用法:2-3次|日 注意事项:渗透力不如软膏,携带方便,清洁不油腻。 代表药物: 氯地霜。 市授乳膏 8)其他剂型 凝膏:绿药膏、班赛。 硬膏: 肤疾宁、伤筋膏。 面膜膏:利用含有高分子化合物而制成的外用液体涂剂。涂药后溶剂挥发后形成薄膜,不使药物挥发或擦掉,且不用包扎,不污染衣物。如痤疮涂膜剂。 2. 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 1)皮损与剂型,病因与药物。 2)外用药与剂量(浓度) 3)外用药与部位 4)外用药与年龄 5)外用药与病期、病程 6)同时应向患者详细交代使用方法,如湿敷。 3. 不同皮损与剂型选择 急性期 红斑肿胀、糜烂渗出多、大疱 ------ 溶液 红斑、丘疱疹、小水疱 ------ 洗剂、粉剂 亚急性期 潮红斑、溃疡、糜烂渗出少 ------ 油剂 淡红斑、脱屑、丘疹、 ------ 霜剂、洗剂 慢性期 结痂、脱屑、皲裂 ------ 霜剂、软膏 皮肤肥厚、苔藓样变 ------ 软膏、酊剂 (二)常用口服药物治疗 激素 抗生素 维生素 1. 抗组胺药 组胺是最早发现的参与炎症和过敏反应的化学介质。 组胺受体有H1、H2和H3三种类型。 H1受体主要存在于皮肤组织。 H2受体主要存在于胃黏膜组织。 但皮肤微小血管具有H1、H2两种受体。 H3受体存在于动物大脑、外周神经组织及人的呼吸道,可能与神经调节有关。 组胺的药理作用:使血管扩张,管壁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各种分泌腺体分泌增加;神经感觉出现瘙痒疼痛等。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红肿,红斑、风团等急性炎症;哮喘腹痛等平滑肌痉挛症状。 抗组胺药并非破坏和中和组胺,也不能阻止组胺释放,而是与组胺竞争性争夺效应细胞上的组胺受体来发挥作用。 1)H1受体拮抗剂 第一代:苯海拉敏、扑尔敏、去氯羟噙、赛庚定、非那根等(..镇静、局部麻醉、止吐等)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